今年来一些周期板块成为市场备受瞩目的领涨力量,细分领域也表现较强,以有色金属板块为例,贵金属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与避险情绪双重推动下价格走强,工业金属得益于供给趋紧与需求回暖共振。整体看,有色金属今年来上涨了69.51%,在申万31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一。(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1/5,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
有色金属等周期板块还有投资机会吗?如何把握呢?对于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若缺乏专业分析能力,不妨借道相关主题基金实现有效行业有效布局,比如信澳周期动力混合(A类:010963;C类:015455,R3中风险),力争把握板块上涨红利同时分散单一标的风险。
聚焦周期赛道,长期超额收益突出
在投资方向上,信澳周期动力是较为纯粹的款式——精选周期板块中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关注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细分赛道并长期持有。
这一投资理念在基金的实际持仓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从基金成立来半年报、年报公开持仓看,信澳周期动力主要关注化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煤炭等行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6/30,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
正是通过对多个高景气周期细分赛道的精准布局与分散化配置,信澳周期动力成功捕捉了不同阶段的轮动机会,从而铸就了其中长期出色的业绩表现。该基金过去6个月、1年、成立以来收益率均超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其中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83.87%,相比业绩比较基准,超额收益达69.61%。(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9/30)
信澳周期动力A各阶段收益率表现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9/30)
实力派舵手:双剑合璧,共绘投资蓝图
亮眼收益背后,离不开基金经理助力。信澳周期动力由基金经理张明烨、吴清宇联袂管理,两位基金经理能力圈互补。
其中张明烨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2015年10月起先后于多家券商研究所任行业分析师,2020年12月加入信达澳亚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已积累近10年行业研究与实战管理经验,能力圈主要覆盖化工、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资源及制造领域。投资风格上,张明烨主要以顺周期品种为核心,聚焦资源端与泛资源端机会,看重供给端约束及长周期成本优势企业的投资价值。
“姜是老的辣”,基金经理吴清宇投资经验丰富,拥有13.5年投研从业经验,其中9年投资管理经验,投资风格上,他主要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运用GARP投资策略分享制造业产业趋势红利。在筛选投资标的时,他会从三方面考量,一是研判宏观经济周期,分析研究产业趋势;二是分析产业竞争格局及公司竞争优势分析;三是注重个股的成长性和估值匹配程度。
对于信澳周期动力未来的投资运作,两位基金经理有比较清晰的逻辑。
1、从确定性和基本面韧性角度,主要配置供给端强约束下景气上行、业绩支撑充足、估值合理的泛资源属性品种;需求端自下而上聚焦宏观独立属性或刚需类细分标的。
2、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景气处于底部的中游“反内卷”品种,我们判断拐点尚未到来,当前仍处基本面左侧,相较于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出台及实际效果的期待,我们更看好自发的市场化出清逻辑演绎。
3、市场另一核心分歧聚焦基本面左侧持续时长,我们认可本轮出清后将涌现战略级配置机会,并持续密切跟踪,但对于拐点何时到来判断差异决定了当下配置重心的差异。
(资料来源:信澳周期动力A基金三季报,截至2025/9/30)
未来哪些周期行业值得关注?
周期行业细分领域较多,对于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关注以下行业的投资机会:
化工:
今年上半年化工行业进入资本开支尾声,利润环比改善,但仍在周期底部区间,展望未来,伴随需求侧关税缓和、供给侧去产能、反内卷,化工行业周期有望迎来多重边际催化,周期拐点向上。
(资料来源:广发证券,《化工:反内卷、寻景气、找拐点、向未来》)
有色金属(黄金、铜):
黄金有望受益于美元信用走弱和美国降息预期增强,看好金价续创新高。铜冶炼原料供给受限,需求具备长期韧性,看好铜价中枢上移。预计出口逐步放开、需求持续增长、供给刚性下,稀土价格有望迎来上涨。
(资料来源:国投证券,《金铜守稳,稀土涨价可期——有色金属2025年中期策略》)
石油:
短期俄乌冲突仍或持续,加上美国财长贝森特重申对印度购买俄油加关税,市场对俄油供应的担忧支撑国际油价。基本面上8月美国商业原油和汽油、航空煤油均呈大幅去库态势,对国际油价形成利好。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周报:短期俄乌冲突或持续 国际油价震荡偏强》)
无论是贵金属的宏观叙事,还是工业金属的供需逻辑,都预示着周期行情并非昙花一现,而可能是一条贯穿未来市场的重要主线。
但周期行业的投资向来以专业和复杂著称,其波动性与细分领域的巨大差异,对个人投资者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对于希望把握这轮周期机遇,又难以精准下手的投资者而言,将专业事务交由专业机构,借道一只聚焦赛道、由资深舵手执掌的主题基金,无疑是更高效、更稳妥的参与方式。信澳周期动力混合(A类:010963;C类:015455,R3中风险)正是这样一款精心打造的“周期捕手”力争把握周期轮动中的长期投资红利。
信澳周期动力混合A:2020年12月30日成立,2021-2024年度、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2.80%、-19.58%、-11.46%、-0.47%、46.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14.54%、-20.03%、-8.16%、5.31%、-8.08%。业绩比较基准:中证资源优选指数收益率*45%+中证先进制造100策略指数收益率*4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历任基金经理:曾国富(20201230-20220222)、李淑彦(20201230-20241129)、吴清宇(20241129至今)、张明烨(20241129至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09.30。
风险提示:本材料提及的看法和思路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会发生改变,故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提及的关于投资范围、投资方向、投资比例等内容不构成产品投资操作的限制,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限制以产品合同约定为准。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