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3 11:20:47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荣宝小课堂|固态电池:新一代储能“黑科技”

在电动车续航“打折”、充电排队成为常态的当下,固态电池的问世正为储能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简而言之,固态电池是一种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的新型电池技术。通过固态电解质实现离子传导,它彻底革新了传统锂电池依赖液态电解液进行离子传导的工作原理。

 

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液态电池的新型储能设备,固态电池不仅在结构形态上重新定义了电池,更在性能及使用场景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

 

更卓越的性能表现

 

这种结构上的核心差异,使固态电池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液态电池的诸多弊端,并赋予其更卓越的性能表现。

 

安全是固态电池较为突出的优点。传统液态电池的电解液易燃易爆,一旦电池外壳破损或遭遇高温、针刺等意外,极易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而固态电解质本身不具备挥发性和易燃性,即便在极端环境下也能保持结构稳定。

 

更长的续航能力满足了人们的核心需求。固态电解质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允许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金属锂作为负极,从而大幅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可轻松突破1000公里,彻底告别频繁充电的烦恼,甚至能与传统燃油车的续航能力相媲美。

 

超快充速度和长循环寿命进一步提升了固态电池的实用价值。由于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效率更高,搭配优化的电极结构,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显著提升。同时,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以上,远超传统液态电池1000-1500次的循环水平,长期使用不仅更经济,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目前,固态电池的下游应用场景正从单一领域向多元场景持续拓展。凭借高能量密度、强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核心优势,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人形机器人、智能手机及电力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步凸显。

 

2027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开始批量装车,初期主要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家庭储能等对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随着应用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30年前后迎来产业化拐点,此后其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车企正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可选车型丰富、产品吸引力强,强劲需求为固态电池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同时,固态电池的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的续航和安全性能,反哺市场需求,有望形成“需求牵引技术落地、技术升级拉动市场增长”的正向循环。

 

作为低空经济核心载体的eVTOL,对电池性能要求极为严苛,需满足能量密度超300Wh/kg、循环寿命500次以上的标准,传统液态锂电池难以达标,而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优势,有望成为其理想的能源选择。

 

人形机器人领域同样受益于固态电池技术。液态电池存在续航弱、安全性不足、体积重量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机器人轻量化的需求,而固态电池可有效解决这些难题。

 

在智能手机领域,固态电池则有望激活饱和市场。2011-2024年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强安全性,若应用于智能手机,可大幅提升续航与安全性,契合消费者痛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市场。未来,无论是日常出行的电动车,还是可预见的家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都或将凭借其全方位的性能优势,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重要科技力量,开启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储能新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固态电池及储能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着技术瓶颈、生产成本及市场竞争等挑战,投资者需谨慎。

 

 

 

风险提示:1、本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材料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材料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2、本材料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斯拉拟建新厂生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