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09:06:32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双十一”的消费进化论

今年的“双十一“战场,并不是在11月11日的晚上才开始鸣锣。

相比往年,“双十一”的战线提前了几周。10月中下旬开始,头部平台已经陆续开启促销,战报频频,数据亮眼。

10月21日凌晨,天猫公布2025双11首份战报:在10月20日晚8点正式开卖后,首小时即“爆单”,80个品牌成交破亿,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均超去年开卖首日。

京东、抖音电商同样发布了亮眼数据。而作为电商领域的新入局玩家,小红书今年的双11势头也十分强劲,开卖首日下单购买人数同比增长77%,交易订单数同比增长73%。销售额破100万元的商品数量同比增长155%,相关话题浏览量高达25亿。

因为更早开始促销,到了11月11日当天,市场对“双十一”的讨论热度反而不那么高涨了。

类似的是消费市场的表现。今天市场不温不火,昨天(11月10日)消费板块异军突起,食品饮料全天涨幅为3.22%。而在此之前,传统消费板块已经沉寂太久了。

在年初至今的普涨行情中,“白酒指数”成为为数不多的下跌板块,被投资者戏称为“老登板块”,食品饮料指数当前市盈率仅有21.29倍,位于过去10年的12.52%分位;新消费个股则集中在港股上市,上半年新消费板块表现优异,但下半年随着高位回撤以及科技牛市的“虹吸效应”,有了明显的回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今天的消费板块?

消费板块调整许久的估值为投资提供了安全边际

消费板块长期调整后,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形成天然的安全边际。作为顺周期领域的核心板块,其盈利稳定性强、抗风险能力突出,在市场波动中具备显著的防御属性,成为资金长期配置的重要选择。这种估值与价值的匹配,为后续修复提供了充足空间。

国内的消费市场具备很强的韧性

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持续的民生改善,支撑着消费市场的基本盘,整体需求具备较强韧性。当前消费市场并非简单的升级或降级,而是呈现明显的分级特征:消费者更倾向于“该省省该花花”的理性选择,在不同品类、不同场景中灵活调整消费优先级,形成多元化的需求格局。代际更迭进一步推动这种结构变化,新的消费理念与需求不断涌现。

政策协同发力,强化消费复苏确定性

11月7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将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随着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上涨,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

细分赛道分化,新趋势催生增量机遇

消费板块内部结构性机遇凸显,不同赛道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情绪消费、银发经济、服务消费等新兴领域,贴合当下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成为增长新引擎;国潮崛起、健康理念普及等趋势,推动相关品类实现价值提升。同时,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成为板块增长的重要补充,不同赛道的机遇源于对消费新趋势的精准把握。

技术赋能,重构发展逻辑

当我们打开AI对话软件会发现:豆包开始悄悄上链接,美团推出的Agent小美甚至能直接帮你下单。天猫高调宣称“迎来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京东则把这定义为成“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大促”,双11正式从“价格战”和“流量战”迈入“技术战”的全新阶段。新技术正深度融入消费领域,重塑“人货场”关系,提升服务效率与消费体验,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与增长点。

国泰消费优选(005970)基金经理李海认为:“当前我们对消费板块的策略可概括为‘旧消费转守为攻,新消费优中选优’。以白酒、乳业等传统领域的旧消费方面,在宏观经济回暖、就业市场趋稳、资产价格企稳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有望触底回升,传统消费的配置价值正逐步重现。

经过近年来的调整,这些板块估值进一步压缩,但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公司地位稳固,现金流充沛、股息率具吸引力,股东回报不断提升;部分企业还通过新产品、新渠道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具备业绩与估值双升的潜力。而在新消费领域,尽管整体景气度较高,但估值分化明显,需精选真正具备品牌壁垒、渠道优势和管理能力的标的。我们认为,在政策鼓励、消费意愿回升的双重推动下,消费板块有望迎来阶段性机会,但投资者仍需关注企业基本面的实质改善与业绩兑现情况。”

$国泰消费优选股票(OTCFUND|005970)$

#工信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两部门:2035年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马”字辈再度活跃!如何看待“炒生肖”?##科技小登大揭秘##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