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不仅外形酷似人类,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引发了市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IRON为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能够实现极致轻量化(重量降低 30%、电量提升 30%),安全性也很高,固态电池的落地应用得到了验证。
往后看,固态电池迎来了多个重要场景的应用,包括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储能等领域。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优势,有望改变多个行业的能源供给方式,发展前景广阔,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近日“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也为行业创造了新的政策机遇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固态电池的续航能力有望达到1000公里以上,充电时间缩短至10多分钟,有望缓解“里程焦虑”,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行业预计,固态电池将于2027 年小规模量产装车,2030 年大规模量产,实现“从1到100”的突破。
在新兴应用场景,低空飞行器对电池能量密度(轻量化)和安全性要求近乎苛刻,液态或半固态电池难以胜任;人形机器人同样需要超高能量密度以支持长时间高活动量运行,同时对安全性有极高要求。对此申港证券认为,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将重塑能源利用及存储格局,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之一。
此外,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配套的储能产业也在迅速跟进。信达证券指出,锂电历史上大级别周期均由需求周期推动,2014-2016年是政策驱动的商用车周期,2020-2022年是电动车平价驱动的乘用车周期,受益海外能源转型和国内储能政策支持,预计2025-2027年是全球能源转型驱动的储能周期,2026 年储能需求增速有望达 50%,看好储能需求周期带来的锂电新一轮上行周期。
总的来看,固态电池正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量产,诸多新兴产业的需求则推动了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
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的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达40%,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这一背景下,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成为了投资者的关注焦点,该产品跟踪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聚焦于储能和固态电池领域,投资者布局电池产业链的较好工具。
$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发起式A(OTCFUND|018379)$
$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