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操作来了!
上午走势一般,高开低走,昨天大涨的消费,今天未能延续涨势。说白了,整个11月,缺乏主线,没有领涨板块。
所以整体的预期不要太高,我目前的看法是围绕4000点做震荡,月底部分资金可能会博弈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跨年行情。要有效突破4000点,起码是11月底,或者12月的事。
就今天而言,光伏和电池相对逆势。前期布局的仓位,多少对冲了一些今天的回调。$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C(OTCFUND|011103)$,$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2863)$


敲黑板!说重点!
整体来看,近期的整体大环境在改善。
海外方面,老美政府的停摆即将结束。消息发布后,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是齐涨的状态。重点利好港股以及高弹性的成长股。
国内方面,周末披露的10月CPI、PPI数据,进一步释放了通胀筑底企稳的迹象。周一消费板块集体反弹,但延续性差,消费复苏还需观望一下,明年“有史以来最长春节假期”可能是个重要的观察窗口。
展望上,整个11月,我依然看震荡,本月的指数大概率会在波动中逐渐站稳4000点。
具体板块上,四季度的市场特征,实际上是抢跑下一年景气度延续或者改善的方向:
我重点关注:创新药、AI、消费电子、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大科技板块。
那具体要怎么操作?继续往下看!
今年累计9个月正收益!期待过年行情!

今日策略:
近期加仓:机器人、电池。
具体板块分析:
港股方向:
周一,见证了一个历史:在港股通开通10年之后,南下累计净买入港股的规模,首次突破了5万亿。
今年是历史各年度中净买入最多的一年。这里的核心是两股力量:
第一,是险资加快了港股高股息等的配置力度;
第二,是港股相对A股的差异化板块,互联网大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细分板块,吸引了大量的南下资金。
继续持有,$天弘恒生科技ETF联接C(OTCFUND|012349)$
在这轮AI产业大趋势中,互联网大厂们毫无疑问是应用端最有希望开花结果的。虽然老美那里最近在讨论AI泡沫,但对于应用端来说,反而是助力。应用端落地了,成功商业化了,那不就泡沫减小了。

继续持有,$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在现行的制度下,创新药企在A股上市的不多,具有较大的稀缺性。在经历上半年的大涨后,下半年持续回调,但近期明显有开始筑底的趋势。我继续低吸布局,积攒份额。

国内大科技:
我们是除了老美以外,全球唯一一个有AI亮点、有AI生态链的经济体和市场。我们不仅在大模型上的表现很突出,给世界提供了一个除了美国AI以外唯一的其他选项,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如果老美那边AI继续如火如荼,我们的企业同样会因为搭上供应链赚得盆满钵满。
AI毫无疑问是星辰大海般的叙事,唯一的问题是,其中的细分方向太多,而专业门槛又过高。
所以我的选择是一篮子投资:宽基+特定赛道基。
继续持有,$华夏科创100ETF联接C(OTCFUND|020292)$
近期大科技行情一般,低吸份额为主,后续随着年底经济会议的召开,随时可能会掀起新一波的行情。

继续持有,$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68)$
芯片半导体方向的各种传闻,最近一直很多,从国内技术突破,到强制的国产替代,各种消息不绝于耳。说白了,人工智能行情,没有芯片是绝对不行的。而从目前的国际局势看,能长久依靠的只有自己。
想清楚最顶层的叙事,把握住大方向,就不会纠结在个股以及低买高卖的频繁操作中。

继续持有,$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机器人,是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最有可能率先落地的应用载体。虽然近期由于海外擎天柱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等原因,出现回调。但并不改变本身的行业前景。继续低吸份额,但要控制节奏。

继续持有,$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2863)$
两方面的利好支持:
产业叙事层面,目前的大A已经开炒“缺电”,逻辑很质朴:中国缺芯,美国缺电。而中国在克服缺芯后,可能也会出现电力的问题。数据层面,锂电池价格11月也是继续改善,反内卷的成效开始出来了,锂电、光伏、储能等环节可能都会迎来新的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