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旧消费转守为攻,新消费优中选优。
事件:
11月10日,A股大小指数分化,大消费板块全线走强,食品饮料、白酒、免税店、旅游等方向表现活跃。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53%,深证成指涨0.18%。根据万得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显示,美容护理全天涨幅为3.60%,食品饮料全天涨幅为3.22%,涨幅居前。
G+解读:
我们认为今日消费板块大涨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通胀数据持续转暖,消费需求稳步复苏
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2025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0.2%,较9月的下降0.3%明显好转;更值得关注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这一数据表明消费需求持续复苏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PPI数据也释放积极信号。10月PPI同比下降2.1%,但降幅有所收窄,环比则由9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转正,反映出工业端需求也在逐步改善。这些数据共同指向消费环境趋于乐观,为板块上涨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2. 政策端持续发力,财政支持提振消费信心
政策面上,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明确表示,将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同时,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旨在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这些政策的落地,有效增强了市场对消费复苏的预期。
3. 市场风格切换,低估值消费板块吸引力凸显
随着三季报披露结束,市场进入业绩空窗期,资金开始重新审视各板块的估值与性价比。在部分科技成长板块估值偏高、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基本面改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消费板块吸引力显著提升。以食品饮料(申万)801120.SI指数为例,其最新PE为21.70倍,处于近十年12.12%的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今日科技板块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资金向消费领域轮动的趋势。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消费板块有望在“旧消费”估值修复与“新消费”结构成长的双重逻辑下,迎来轮动表现。具体到消费板块的投资策略上,国泰消费优选基金经理李海认为:“当前我们对消费板块的策略可概括为‘旧消费转守为攻,新消费优中选优’。以白酒、乳业等传统领域的旧消费方面,在宏观经济回暖、就业市场趋稳、资产价格企稳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有望触底回升,传统消费的配置价值正逐步重现。经过近年来的调整,这些板块估值进一步压缩,但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公司地位稳固,现金流充沛、股息率具吸引力,股东回报不断提升;部分企业还通过新产品、新渠道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具备业绩与估值双升的潜力。而在新消费领域,尽管整体景气度较高,但估值分化明显,需精选真正具备品牌壁垒、渠道优势和管理能力的标的。我们认为,在政策鼓励、消费意愿回升的双重推动下,消费板块有望迎来阶段性机会,但投资者仍需关注企业基本面的实质改善与业绩兑现情况。”
投资小贴士:
投资者可以关注消费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特别是在政策持续加码和消费持续复苏主旋律下,消费板块的防御性和进攻性兼具。若投资者长期看好该板块,或可采取适时、逢低、定投的方式关注:
$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LOF)A(OTCFUND|160222)$
$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LOF)C(OTCFUND|015040)$
#A股重心继续抬升!4100点指日可待?##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科技小登大揭秘##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国泰消费优选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产品。
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理论上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风险提示:提及公司和个股不构成推荐,不作为投资建议。指数短期涨跌幅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依据。上述ETF基金均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上述ETF基金均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上述联接基金的目标ETF均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人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投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基金定投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基金定投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的固有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