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咱们介绍了中证全指(代码:000985,全收益指数代码:H00985)。
中证全指从2004年12月31日开始计算,选取样本包括A股的股票和存托凭证,用来反映A股的整体走势特点。
今天咱们继续深挖,看看还有哪些指数能够代表A股的总体情况,一共有4只,分别是中证流通指数(000902)、中证A股指数 (930903) 、国证A指 (399317)和万得全A指数(881001)。接下来我们一一进行介绍。
========== 指数介绍 ==========
1. 中证流通(000902)
中证公司在2006年2月27日发布了中证流通指数。该指数的基日是2005年12月30日,比中证全指晚1年。
该指数的样本空间和中证全指相同,即大陆交易所的所有A股和存托凭证,但不包括ST、 *ST 股票。
该指数不包括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企业的股票。这一规则在指数发布当时是有意义的,当时正值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时期。可见,该指数的发布有利于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谁不改革,就不让他进入指数。不过,股权分置改革在2009年就全部结束了,所以这个规定现在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该指数的计算方法和中证全指相同,都是基于流通市值加权进行计算。
在新股纳入上,该指数对日均总市值排名前10位的股票是3个月后纳入,其他股票是满一年后纳入。纳入时间上比中证全指要晚一些,并且该指数对科创板、北交所等没有特殊对待。这是该指数和中证全指的唯一区别,不过这个差别的影响并不大。
总体上看,该指数和中证全指的指定规则差别不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提及的原因。
2. 中证A股指数(930903)
该指数是中证指数公司2016年10月18日发布的,该指数计算的基日是1999年12月31日。发布时间比中证全指晚,但指数计算基日比中证全指要早5年。看样子是要做和中证全指不一样,数据覆盖时间更长的指数。不过,遗憾的是,在官网上只能查到该指数2005年以后的数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就更少了。
该指数的样本空间包括了大陆三个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ST、 *ST 股票除外),但不包括存托凭证,这是它与中证全指的区别之一。
跑题一下,介绍一下存托凭证。比如,一家企业在国外上市了,但后来又想回大陆上市,但是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发行股票啊,那样股票就不值钱了。所以,该企业就先把国外的股票份额减少一部分,与之对应,在国内发行股票。它就可以采用存托凭证的方式。我们经常听到的CDR(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就是这么回事,中文名字就是中国存托凭证。企业将境外发行的一部分股票在当地银行保管,同时由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CDR,就相当于在境内市场发行股票了。当前CDR的规模并不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指数的对比中看出来,大概4、5万亿。
中证A股指数也是基于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进行计算,其新股纳入准则和中证流通指数相同。
并且,这个指数还有全收益指数(H20903)(考虑分红及分红再投入)和净收益指数(N20903)(考虑分红,但不考虑分红再投入)。
唯一遗憾的是,该指数早期的数据缺失。不然的话,该指数的竞争力能够超过中证全指。
3. 国证A指 (399317)
这个指数是国证指数公司2005年2月3日发布的,它的基日是2002年12月31日,比中证全指早2年。
该指数的样本空间只包括A股股票(不包括ST、*ST股票),不包括存托凭证。
该指数也是基于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进行计算。
在新上市股票的纳入上,科创板、北交所的股票上市1年后纳入指数,其他板块的股票上市后的第11个交易日就纳入指数,纳入速度比中证全指的3个月要快很多。
最新数据显示,该指数当前的成分股数量为5223,比中证全指的5060只成分股要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证A指是全收益指数,包含了股票的分红及再投资收益。但是,该指数没有对应的价格指数,太遗憾了。
4. 万得全A指数(881001)
万得全A指数是由著名的投资数据平台万得公司发布的。该指数的发布日是2004年12月13日,指数基日是1999年12月30日,比中证全指和国证A指都要早。
该指数的样本空间只包括A股股票,不包括存托凭证。该指数把所有股票都包括在内,也包括ST、*ST股票。
该指数也是基于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进行计算。
该指数在股票上市后的第11个交易日就纳入指数,纳入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不同板块股票的纳入时间上没有区分。
最新数据显示,该指数当前的成分股为5440只,比中证全指及前面提到的指数的成分股数量都多。
万得全A指数是全收益指数。万得公司还开发了与该指数对应的万得全A等权指数(8841388)、万得全A价格指数(8841712)以及全A平均股价指数(8841719)。
万得全A等权指数的特点是,其指数的计算中,不同股票的权重是相同的,与其市值或流通市值无关。
万得全A价格指数(8841712)的计算方法和中证全指等指数相同,基于基点,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方式计算得到。
而全A平均股价指数(8841719)就是对所有股票的股价进行平均数的计算。全A平均股价指数反映的就是整个市场中股价的变动情况,非常直观,这也是该指数的亮点之一。
遗憾的是,万得指数是独有指数,只有在万得金融终端才能查阅,其他平台不能查阅。而万得金融终端是收费的。
==========指数对比==========
接下来,我们对上述指数的历史走势进行对比,发现其异同之处。
1.价格指数对比

我们先对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的价格指数进行了对比,见上图。对比的指数包括中证全指(白色线条)、中证流通(黄色线条)、中证A股(绿色线条)和万得全A价格指数(红色线条)。
总体上看,这几个指数的走势差异非常小。也就是说,样本选取规则上的差异并没有引起大的影响。
价格指数并不能代表收益情况。接下来我们再对全收益指数进行对比。
2.全收益指数对比

全收益指数对比包括了中证全指全收益(白色线条)、国证A指(黄色线条)和万得全A(红色线条)。
对比发现,三个指数之间的差异仍然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3.万得全A等权指数、中证全指、万得全A指数的对比
这三个指数分别代表等权指数、流通市值加权价格指数和流通市值加权的全收益指数。

对比结果显示,万得全A指数(绿色线条)的走势好于中证全指(黄色线条)指数。这个差别很容易理解,是因为全收益指数中包含了分红再投入的收益情况。
然而,万得全A等权指数(白色线条)要比另外两个好很多。当前,该指数是23160点,而万得全A是6124点,相差3倍多。这个差异说明,25年来,流通市值较小的股票(小盘股)要好于流通市值较大的股票(大盘股)。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差异也和时间阶段有关。我们不妨看仅10年的走势。看近10年的走势,小盘股的优势就不是一直存在的了,而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究竟是投资大盘股还是小盘股,如果要获得更高的收益,还是要进行更加具体的分析。

当然,这种对比的效果并不是最佳的。要想对大小盘股进行对比,用对应的指数进行更加有效,如采用大盘的沪深300指数和小盘的中证2000进行对比。这也是我们以后要进行的工作。
==========总结==========
用来表示A股总体情况的指数有中证全指、中证流通、中证A指、国证A指和万得全A指数。
对比发现,上述指数的差异微弱,我们没有必要全部采用。从使用便利程度上看,中证全指最适合大众采用。
万得全A等权指数忽略成分股的权重影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数。
==========
2025年110月10日,基于中证全指的A股格雷厄姆指数为2.83,处于中间位置(该指数越大,投资价值越大)。如要投资,建议选择低估指数,小额投入并长期持有。

#慧投A股##创作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