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方式有价值投资和技术投资
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电视电台的股评家一般都是技术K线高手
后来受巴菲特影响,一窝蜂的都是基本面分析,长期投资,懂K线的,都被正统大家都嗤之以鼻,几乎沦落为江湖骗术
但在公园坊间,还是能听到老派的人讲k线,为什么?个人觉得,因为价值投资或者估值分析比较长期,至少以月度或者季度为单位,比如各类经济数据和企业销售数据等,当然现在有很多高频数据。但公园这帮投资队伍,天天要见面,财经频道天天要讲,只能说技术k线
东家不成熟的观点。从投资两大流派来看,也就是量化交易和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毋庸置疑,传统的不管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现在流程说两者结合,生怕被别人看不起,说不懂经济或个股,比较深入人心,从基本面到行业轮动,比较能说明股市长期的发展方向和逻辑,但解决不了估值和择时问题,能提供方向,所以,东家觉得目前几位顶尖投资高手,几乎都是择时高手,也就是说市场场感觉特别好,其他都差不多,和市场共起伏,主要是贝塔收益。
量化交易个人觉得就是技术分析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背后是资金的影响和人性的起伏,这毫无疑问是更影响市场走势和投资收益的,就好像情绪低20倍估值茅台没人买和情绪高40倍大家抢,这是价值投资说明不了的问题。市场的波动起伏是短期盈利的主要来源,或者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毕竟没几个人可以战胜人性的弱点,而量化交易可以。当然量化交易也不解决择时问题,大多数只捕捉市场趋势化变化中的收益。但即便如此,量化收益,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远胜价值投资的。
此外,价值投资门槛比较低,金融从业人员几乎所有的人都能给你分析下经济基本面和板块行业观点,虽然投资结果千差万别。
但量化交易不同,非专门从业人员几乎不大懂,或者只懂皮毛,很少能说出个所以然。虽然东家也创建过模型,进行过回归分析,但也觉得从未入门。当然以前k线讲解东家也听不大懂。不过有趣的是,量化交易业绩总体是趋同的,不像主观投资差异那么大。
还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式?前几年最好的业绩属于坚守小市值量化交易选手,也可以说赌吧。这也有个启示,或许最好的投资模式或许是顶尖的价值投资高手+量化交易,也就是顶尖高手对市场和不同板块择时,指明方向,其他的交给量化交易。
当然,这类顶尖高手往往是不屑于量化交易的,国外这类投资代表人物,个人觉得就是达里奥,国内这样的机构可能有,但还没有代表人物,大多数量化交易还是说自己不懂经济,不懂市场,只会讲模型历史业绩。但达里奥每次都会和你说经济历史演变,虽然不是每次都准。
以上仅供投资交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