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A股科技成长板块在前期轰轰烈烈的行情后转入震荡整理,而新能源板块则顺势接过“接力棒”,开启强势表现。
Wind数据显示,国庆假期结束后,截至11月7日,万得新能源指数上涨14.29%,同期沪深300上涨0.82%。
新能源板块的崛起绝非偶然,背后有一些长期机会的持续酝酿与蓄力——
北美算力需求增长
近期新能源板块领涨,主要受北美缺电概念影响。
当前北美AI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对北美算力需求将大幅增长已达成共识。北美官方机构此前预测未来5年数据中心累计装机量约为30-100GW的水平,而实际需求可能不断超出预期。
面对负荷不断增长的巨大压力,当前北美电源电网难以应对。电源端,2014-2024年北美水火核电装机已连续10年下降,且存量机组较为老旧;电网端,北美电网分区互联较为独立,区域互联的容量较为不足。
根据长江证券的测算,在不考虑大区电网互联带来的抵消作用下,2025-2030年美国将合计产生约73.2GW的电力总缺口,若数据中心增长超预期,则可能产生201GW的电力总缺口。2025-2027年将是压力最大的阶段,随着2028年有效电源预测装机的集中投运,压力将稍有缓解,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电力缺口。总体来看,未来美国缺电情况将会愈演愈烈。
预计美国缺电或将会带动以下产业:
电源方面:扩大有效电源装机,如柴油发电、燃气发电、核电等;
电网方面:加大电网互联程度、配建电网侧储能等;
数据中心供电升级:采用直流供电架构、采用固态变压器(SST)供电架构等;
促进负荷削峰填谷:用户侧通过配储降低自身峰值负荷水平、也可以通过配储进行低估充电等。
因此,储能、电气设备、电网设备等领域有望充分受益。
政策支持+基本面支撑
此外,“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并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板块是政策长期支持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不仅契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主线,更承载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使命。从产业链来看,上游的锂、硅等关键资源开发提速,中游的光伏组件、风电设备、储能电池等制造环节技术迭代加快,下游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绿电交易等应用场景持续扩容,形成了全链条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
另一方面,“反内卷”也是新能源板块走强的重要因素。此前部分细分赛道曾因盲目扩张出现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内卷困境,随着行业规范与政策引导加码,这种无序竞争格局正逐步改善。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规模效应与全球化布局,加速淘汰低效产能,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同时,新型储能、绿电交易、氢能等新兴赛道的开拓,为板块打开了增量空间,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的存量博弈,转而聚焦高附加值环节的创新突破。这种从“内卷内耗”到“提质增效”的转变,既优化了产业生态,也让优质企业的盈利稳定性与成长确定性显著增强,成为板块持续走强的重要支撑。
需求上修+技术突破
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与全球能源转型深化的背景下,新能源各细分赛道迎来共振向上的发展契机,锂电、固态电池、风电等领域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与明确的突破方向。
锂电需求或将继续上修
受益于国内外储能持续向好、商用车空间广阔、欧洲新车周期来临,电池排产维持高景气。后续需求端的验证窗口将是年底,若出现备货现象,则Q1排产将延续淡季不淡,26年锂电需求或有望进一步上修。
固态电池技术不断突破
近期固态电池板块技术突破消息不断,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特殊胶水”、“柔性变身”和“氟力加固”的突破,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25Q4有望在政策预期和产业催化下迎来持续性行情,具有边际变化的碘离子、电解质、设备等环节有望受益。
风电有望迎来新一轮向上周期
海风方面,深远海海风未来具备广阔发展空间,同时政策层面积极表态将有效提振国内海风装机;欧洲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加速,海外装机有望快速增长。陆风方面,当前陆风收益率较高,终端装机意愿积极,且部分企业明年出货指引乐观,招标有望持续恢复。
整体来看,新能源板块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细分赛道机遇多点开花。无论是需求端持续扩容的锂电,还是技术突破在即的固态电池,亦或是迎来周期拐点的风电,均为板块长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与发展潜力。
可关注布局机会
对锂电需求上修+固态电池突破感兴趣的投资者,或可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锂电池上中下游全覆盖,固态电池含量接近65%;对反内卷概念感兴趣的投资者,或可关注光伏50ETF(159864);对电网设备感兴趣的投资者,或可关注电网ETF(561380),产品涵盖约58%的电网设备+20%通信设备,预计将受益于AI用电需求+电网设备出海+十五五新能源相关规划带动的电网设备需求增长。
想要锂电+储能+光伏+风电一键全覆盖的投资者,或可关注20cm的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固态+储能含量约65%;以及碳中和50ETF(159861),市场上唯一一个跟踪环保50指数的ETF,各种新能源配置更为均衡。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反内卷重大进展?光伏板块持续活跃##A股低开高走!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科技小登大揭秘##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风险提示
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依据。上述ETF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上述ETF基金为指数型基金,跟踪标的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