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11:11:01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11月5日】近期市场走的让人比较难受,实质原因是什么?当下该如何应对?

1105/昨日市场下跌原因及应对思路】

大家好,昨天市场延续缩量下跌态势。上证指数在红利板块的支撑下,调整幅度相对有限,下跌0.4%,最终收在3950点上方;但成长赛道表现较弱,科创板指数下跌约2%,受此影响,全A指数也下跌了1%以上。

量能方面,市场萎缩迹象明显,全天成交额整体回到了2万亿以下的水平。最近市场走势确实让人感到压抑,前一天刚出现微弱修复,次日就迎来加速下跌。梳理一圈基本面后,并未发现明显利空,因此不少人将下跌归因于一些非市场因素,比如某券商策略会的召开、美股市场空头动向等——像知名大空头Michael Berry,以及新晋的知名空头(懂王的小儿子),近期都在做空美股,尤其针对科技方向,这也带动A股市场情绪偏向悲观。不过这些因素仅供参考,不必过度解读。

我个人总结,当前市场下跌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两点:A股及港股市场的风险偏好确实在下降,成长赛道昨日的加速下跌就是直接体现。市场整体缩量,说明场外资金对当前成长赛道的承接意愿较弱,这是需要承认的客观事实。

基于当前市场环境,有两种应对思路可供参考:若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可选择暂时离场。年底通常是市场活跃度较低的阶段,暂时不参与交易也无大碍。若希望继续留在场内,就需要做好承受震荡的准备,不妨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我们依然看好未来的牛市行情,只是它更可能是慢牛、长牛,而非三季度那种快速陡峭的行情。因此,后续若出现回调,可逐步加仓,用耐心度过这段调整期。

第二点,我认为是近期市场讨论度较高的美元流动性问题,其关注度持续升温,已成为当前市场的焦点。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美元指数近期呈小碎步反弹态势,目前已接近100点关口。

随之而来的是“美元单独上涨、其他资产尤其是风险资产普跌”的格局:美股科技板块、加密货币均出现明显下跌,昨日整个亚太市场表现也十分疲软,日韩股市同样大幅下挫。由此可见,昨日并非只有A股下跌,周边市场普遍处于大幅调整中,因此不少人将此轮下跌归因于美元流动性问题,甚至提及“美元流动性危机”。

【美元流动性紧张问题分析】

我们确实观察到,前几天美元货币市场出现了流动性趋紧的迹象,具体表现为隔夜回购利率走高。但这是否是风险资产全面下跌的主要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接下来我们就展开聊两句。

造成10月底至11月初美元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美国前期持续推进缩表政策,导致市场准备金规模整体下降。用官方表述来说,当前市场准备金已“不再特别充裕”,整体规模下降的同时,边际流动性也在趋于紧张。月末资金面的季节性扰动,这属于市场常态因素,并非此次特有的、具备显著差异的变化。

第三点是美国政府关门问题,这可能是影响美元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边际变化。由于政府关门,短期无法正常进行资金支出,直接导致美国财政存款余额持续上升。这部分资金无法用于回补市场准备金的下降,最终与前期缩表、月末扰动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近期美元流动性的紧张。但需要明确的是,“流动性紧张”与“流动性危机”完全是两个概念。部分自媒体将月末季节性扰动、政府关门等非关键因素,夸大为“流动性危机”,这种说法存在明显的过度解读。

从最新信号来看,美联储昨日晚间公布的周一隔夜融资利率、常备回购便利利率,均已出现明显的边际回落。预计本周这种回落趋势还会持续,这意味着前几天的流动性紧张并非市场常态,后续仍会逐步回归正常。同时,即便看前几天利率上升的幅度,也没有特别突出——不仅与前几个月的极端情况差异不大,更远低于2019年真正流动性危机时的水平。

【当前全球风险资产下跌的原因】

因此,当前风险资产下跌的核心原因,更可能集中在两点:市场对美股自身估值的担忧。近期高盛、摩根士丹利的CEO均发出警告,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偏高,存在10%~15%的下跌风险,这一观点在华尔街引发了较多关注。另外就是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不确定性。市场对12月是否会降息的分歧加大,犹豫情绪传导至全球风险资产。

综上,对于所谓的“美元流动性危机”,无需过度担心。当然,市场情绪的修复需要时间,也需要关键事件的落地——比如美国政府关门状态的结束,就可能成为扭转短期全球市场下行趋势的重要变量。

若市场继续下行,美联储内部当前较大的分歧有可能转向一致,并释放短期流动性相关信号,进而帮助股市等风险资产企稳修复。但这类信号的释放需要时间,并非近一两天可见,这一过程可能持续12周。因此,短期内全球风险资产仍可能面临一定压力,现阶段需要保持耐心。

从市场风格来看,走势也会受上述因素影响:短期维度,受全球流动性偏紧的大环境影响,防御性板块大概率会继续保持相对优势。科技方向则会持续承压,其重新启动进攻态势,可能需要等待特定条件落地。具体包括流动性修复、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等,这些条件达成后,才可能成为科技板块再度发力的时间节点。

【昨日板块表现概述】

昨天各行业表现中,靠前的主要是银行、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以及社会服务这类偏主题的方向;而有色、电力设备、医药则是跌幅较大的板块,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前期看好的领域,所以近期市场确实不好操作——科技板块跌幅刚稍有收窄,新能源、有色、医药等其他前期关注的方向就开始补跌。

【题材观点】

题材方向同样较为散乱,两岸融合、AI电力电网、量子短剧、冰雪旅游、生肖等题材轮动频繁,参与难度很高。我们之前提到,最后两个月可能是主题投资相对占优的阶段,但从个人投资角度来看,直接参与主题投资的难度较大。基于此,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如果想参与主题投资,可考虑直接配置小微盘风格的基金。这类基金所投的标的,大多会或多或少沾到主题投资的边;且从风格趋势看,最近两个月小微盘风格也可能更具优势,因此配置小微盘基金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投资难度明显提升,如何应对】

最后跟大家分享下我最近的一些想法。从10月以来,投资操作的难度明显上升,这点大家应该都有同感,但我认为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在我的投资经历里,操作不顺的时间本就比顺利的时间更多,所以面对投资中的困难阶段,本身就是常态。像今年三季度那种几乎没有回调、没有回撤的顺畅上涨,在过往投资中其实非常罕见,我们不能把它当成常态或基准情景来看待。这不是鸡汤,而是我真实的感受。

碰到投资不顺时,很多时候没有太多立竿见影的办法。我们或许能做些小仓位腾挪,但作用不会特别明显,更多时候只能靠耐心熬过这段时间。身处其中时,确实会觉得难受、煎熬,甚至震荡到让人烦躁,但除了坚持也没有别的选择。等熬过去之后,大概率又会迎来一段相对顺手的时期。投资,其实就是这两种状态不断交替的过程。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如果大家想让短期持仓体验稍微好一点,可以按我们昨天说的,把部分仓位调整为“红利+小微盘”的哑铃型结构,这样应对市场波动时可能会更从容。但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会坚持那些更看好的方向,熬过这段调整期,这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