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11月4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创指、深成指双双跌近2%。盘面上,银行板块集体活跃,冰雪产业尾盘持续拉升,有色股集体调整,人形机器人板块调整,医药板块大面积飘绿。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36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仅有19158亿,较昨日缩量1914亿。
截止收盘,沪指跌0.41%,报3960.19点;深成指跌1.71%,报13175.22点;创指跌1.96%,报3134.09点。
板块上,林木、银行、公路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医药、发电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A股市场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午后加速走低,尾盘集体收跌。盘面上高股息资产继续走强,银行、煤炭、电力等板块表现较好。近期高位热门资产接连下跌,AI叙事逻辑明显弱化,资金兑现压力逐渐显现。海外方面,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权益资产的估值空间,今日亚太市场亦跟随走弱,在外围市场受压的背景之下,A股市场跌幅也有所扩大。
随着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恢复。风格方面,当前TMT科技板块持仓较为拥挤,可能进入高位震荡,对于科技方向需跟踪基本面进一步加速的可能性。长期维度来看,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后续市场有望走出修复行情。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11月4日,港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盘面上,算力硬件、创新药、黄金、机器人、新能源概念股跌幅靠前,银行股逆势走强。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跌0.79%报25952.4点;恒生科技指数下挫1.76%,报5818.29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0.92%,报9173.21点。市场成交额2399.86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2286.76亿港元有所放大。
板块上,电信服务、工业贸易、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耐用消费、造纸包装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弱势明显,午后跌幅持续扩大,资金情绪较为低迷。目前国内处于政策和预期相对真空的阶段,市场关注点或重新回到基本面。美联储最新的议息会议及会后表态,显示12月美联储降息仍有变数,使得权益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港股短期或维持震荡整固的态势。
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缓和,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积极支撑,短期来看,港股风险偏好或上行,市场仍有望逐步企稳并出现技术性反弹。在权益市场中,港股作为新兴市场代表更突出,港股核心资产有极大的向上弹性。产业层面,AI浪潮的产业趋势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向上空间或较大,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有望修复。展望未来,后续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C(OTCFUND|022694)$
— 债市 —
11月4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报116.52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108.660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6.030元,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2.498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11月4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17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1175亿元,中标量117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4753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3578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下行0.1BP报1.315%;7天期上行0.3BP报1.415%;14天期上行0.9BP报1.478%;1个月期持平报1.546%。
今日债市整体偏弱震荡,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但波幅普遍不大,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滑。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但银行间资金面维持稳定宽松,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利率小升并继续在1.31%附近徘徊。在央行宣布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后,当前市场在等待央行公布上月的流动性情况公告,以确认是否真正重启国债买卖及规模情况。随着消息面趋于平稳,债市短期或进入窄幅震荡阶段。
$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C(OTCFUND|01984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4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