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国首次实现基于熔盐堆的钍铀核燃料转换,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能技术竞争中占据领跑地位,万亿级新兴产业将加速孕育。A股核电概念股今年以来表现强势,近30只相关概念股涨幅超过100%。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A股核电板块总市值超过1.3万亿元。
技术突破的核心价值
一方面,我国铀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超过70%。我国钍储量丰富,位居世界前列,而通过钍铀循环技术可生成铀-233。钍基熔盐堆的成功,有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能源优势,彻底改变“铀依赖”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钍基熔盐堆采用常压运行设计,具有固有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从根本上消除了高压爆炸的风险。
商业化市场前景
短期看,实验堆和后续研究堆的建设,将为核心设备供应商和特种材料制造商带来确定性订单。长期看,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应用,上游钍资源的价值将得到根本性重估,下游的电站运营和多元应用将创造持续性的利润空间。国家层面计划于2025年启动首批商用堆建设,产业发展节奏明确。根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40年我国核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约10%。
此外,钍基熔盐堆输出的700℃左右的高温热源,不仅是发电,更是与高温熔盐储能、高温制氢等产业耦合的关键,能够构建“核能-绿氢-化工”一体化的低碳复合能源系统。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热泵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等推高用电需求,能源供给压力不断加大,钍基核能的技术突破有望解决这一矛盾,其市场前景值得关注。
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钍基熔盐堆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中国凭借技术和资源优势,有望占据主导地位。
综上,当前核电领域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风口,钍基核能有望开启千亿级黄金赛道。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鹏华国证有色金属行业ETF发起式联接I(OTCFUND|022886)$$鹏华国证有色金属行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297)$$鹏华国证有色金属行业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