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金是一只投资于文化传媒、体育、休闲娱乐、教育等方向的泛消费类基金,属于消费基金的子集,仅投资于精神需求驱动的消费场景,不包括一般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刚需型消费场景。
随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社会供给极大丰富,消费需求将从吃的饱、穿的暖、居有其所等基础层次的刚需型消费,逐步升级为社交、娱乐、健康、美丽、个性化、精神慰藉等相关的高层次精神消费。
本基金的中长期愿景是发掘居民持续演进的精神消费需求,找到其中受益的龙头企业并分享其成长收益。精神消费需求的特征是永远在变化,每一代人的需求不尽相同,例如早些年的两轮车主要用于运输,而如今高端两轮车的主力需求是休闲玩乐;早些年养宠是为了看家护院,而如今则成为了家庭的精神慰藉。但也有部分需求经历数代人实现传承,如社交餐饮中的酒精类饮品、用于健康保健的中药文化等。
具体来说,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娱乐与传媒、体育户外服饰及用品、餐饮服务与餐饮供应链、酒店旅游、教育服务及用品、休闲娱乐用品、美容化妆品、运动保健品与营养品、有传承性的中药文化等。
如先前信息披露内容,2024年四季度末我们将白酒、休闲食品、休闲饮料相关个股移出风格池,未来如果风格池有进一步的变化,我们将在定期报告中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本基金可利用港股通通道投资于港股,但在股票仓位中占比不能超过50%,过去数年的基金实际运作中,港股在股票仓位中的比例约为40%-50%。若港币汇率相对于人民币升值,对基金净值将会有正面影响,反之则会有负面影响。
本基金在参照基准的基础上,主要依靠自下而上选股,希望通过长期持有商业模式优质、成长确定性高、未来仍有较大成长潜力的龙头个股实现超额收益。历史运作来看,本基金的持股周期较长,剔除申购赎回后的换手率保持在60-80%,处于行业极低水平。
我们通过综合比较个股的商业模式、治理架构、竞争优势,并结合基本面趋势强弱、估值水平,进行组合构建。一般来说,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带来的成长确定性高,治理架构清晰、有较好的历史记录,且基本面趋势相对较强、估值水平未充分反应其成长潜力的龙头企业,我们会赋予更高的权重。
同时,本基金也会自上而下再审视组合的均衡性,如互联网、食品饮料、传媒、服务业等单一行业在股票仓位中的占比,稳健成长与高速成长资产的均衡,成长阶段较早、风险相对较高(如未经历史验证的新兴消费)的股票持仓比例等,以期提升组合的均衡性、控制组合的风险。基金运作历史上,白酒行业最高时占股票仓位约20%,当前互联网行业占股票仓位略超过20%,除以上极少数情况外,单一行业不会超过股票仓位的20%。本基金不追求将仓位集中于单一的驱动因子(如单一行业、单一产业链、单一风格)而博取短期的大幅超额收益。
本报告期内,中国消费市场整体表现疲软。CPI仍在低位运行,由于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导致的类通缩环境未发生本质变化,这些价格因素在餐饮、服装、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都有明显体现,企业间价格竞争激烈,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受到挤压。此外,随着去年推出的家电补贴等消费刺激政策进入高基数阶段,政策效应亦开始减弱。
而在此背景下,新兴消费的表现仍相对亮眼,部分细分领域的消费趋势开始“出圈”,被更加广泛的人群所接受。这些需求集中于健康户外运动(如冰雪运动、户外骑行、攀岩、冲浪等小众运动增长迅猛)、爱美(原国际大牌采用的成分党精华面霜进一步下沉,兼具保值与文化属性的古法金饰成为风潮)、精神慰藉(宠物、盲盒、毛绒玩具等需求快速增长)等。在整体收入预期没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结构性的消费升级仍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此外,中国的商品与文化与开始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
本报告期内,游戏、互联网平台、品牌出口是主要的正收益来源,而上半年涨幅较大的、以国内需求为主的“新消费”个股,如黄金饰品、宠物食品、美容护肤等,则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本期主要增持了个别互联网、游戏、出口型个股,减持了估值较高、涨幅较大的宠物、化妆品等领域的个股。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基金产品由汇添富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