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21:24:51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异动点评】创新药行情强势回归!什么原因?

10月31日,A股震荡走低,前期强势的科技龙头股普遍回调,小盘股迎来反弹行情,市场逾3700股上涨,创新药板块领涨。上证指数收跌0.81%报3954.79点,深证成指跌1.14%,创业板指跌2.31%,北证50涨1.89%,科创50跌3.13%,万得全A跌0.52%,万得A500跌1.4%,中证A500跌1.24%。A股全天成交2.35万亿元,上日成交2.46万亿元。

注: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5.10.31,指数历史短期涨跌幅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预示相关基金业绩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上涨驱动因素分析

消息面上,2025年10月31日,辉瑞正式登记启动三生制药旗下PD-1/VEGF双抗(代号:707)的两项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并采用“头对头”设计直接挑战当前标准疗法(K药和贝伐珠单抗),本次两项III期是辉瑞为SSGJ707开启的首两个临床。(风险提示:个股仅作为基本面说明,不作为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下同

本次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代表了中国创新药出海模式从“授权转让(License-out)”向“全球MNC巨头主导并投入重金进行后期全球开发”的关键进阶。辉瑞作为国际顶尖MNC,决定快速推进临床并设计为高标准的“头对头”试验,这本身就是对三生源头创新能力及707分子潜力的极强背书,或表明中国头部创新药的价值已从“早期潜力”被认可,逐步升级到“具备全球市场颠覆性潜力”的被验证阶段

此外,近期武田三季报对信达生物IBI363给出的巨大市场空间评估。在武田制药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报告管理层在阐述未来增长动力时,对从信达生物引进的PD-1/IL-2双特异性抗体(IBI363,武田研发代号:TAK-186)的潜在峰值销售额给出了极为乐观的预测。武田指出,仅IBI363在肺癌一线、肺癌二线和肠癌三个适应症上,加起来的潜在峰值销售额就达到了四百亿美元的级别。这是一个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巨量级,表明武田认为IBI363有潜力成为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的基石性药物。相当于武田用自己的信誉和专业能力,为IBI363的潜力和信达生物的研发平台做背书,极大地增强了资本市场对国产创新药未来价值的信心。(风险提示:个股仅作为基本面说明,不作为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下同

商业化层面,10月30日,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工作在京启动。本次医保目录调整首次明确探索设立商保目录,预计结果将于12月公布。此举旨在与基本医保形成互补,共同破解高价创新药“入院难”问题,为创新药的放量铺设更顺畅的支付路径。

上述产业事件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创新药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从交易BD预期的博弈阶段,进入验证BD成色的阶段这符合我们此前所述的发展方向简单来说,在缺乏新增量资金接力的背景下,市场对单纯BD消息的信任度近期急剧下降,不再满足于“某公司有BD预期”的模糊故事,而是需要看到MNC如何用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来验证其合作价值”。辉瑞快速推进707至全球三期临床,武田在季报中明确量化合作产品的市场潜力,我们认为这些行为远超一笔首付款的意义,或意味着MNC以其全球视野和研发资源,为合作产品的潜力和公司的创新能力投下了真正的“信任票”这一事件强化了资金向已与顶级MNC深度绑定、且获得强力背书的领先头部创新药企业集中的趋势。我们认为,中国最顶尖的创新药正被纳入全球顶级药企的核心管线,其价值也正在被按照全球标准进行重估,因此临床管线的真正价值、MNC的重视程度或有望成为下一阶段交易的核心估值锚点。

从资金的交易视角来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前期热门板块交易拥挤度和估值相对较高,而创新药板块经历长期调整后,整体估值具备相对吸引力。辉瑞的加码行为作为明确的产业资本“投票”,为市场提供了高质量的价值发现线索,或有望吸引资金从高位方向向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和短期催化剂的创新药板块进行轮动配置。

二、后市展望

展望后市,投资需回归产业本质,板块分化或加剧,需要聚焦真正具备全球价值的核心资产。

1、短期看预期修复:随着三季报期更多MNC披露其对合作管线的投入与规划,以及11-12月国家医保谈判的推进,市场注意力将重回基本面。优质创新药企的价值或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

2、中期看临床里程碑:下一个关键节点将是这些进入全球后期临床的产品的数据读出,成功的“头对头”数据有望带动管线估值上修,或有望常成为价值再次飞跃的催化剂。

3、长期看可持续创新能力:最终,市场会给予那些拥有持续产出FIC/BIC产品平台能力的创新药企以估值溢价。当前的行情不仅是事件驱动,更是对优秀创新药企长期价值的重新定价。

$国泰创新药ETF联接C(OTCFUND|014118)$紧密跟踪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港股通的优质创新药企,全线覆盖创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各环节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学制药、生物制品等细分领域,或有助于规避单一技术路线失败风险,相对全面地反映创新药产业整体表现,或许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此外,也或可关注$国泰创业板医药ETF联接C(OTCFUND|024983)$$国泰创新医疗混合发起C(OTCFUND|018160)$$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OTCFUND|012635)$等相关产品。

#能源金属概念狂飙!锂电大周期来了?##AI应用类股票大涨:短剧概念逆势走强##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科技热点摊开业啦##11月基金投资策略#

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联接C基金成立于2021.11.22。自成立以来-2025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6.51/-7.43,-19.32/-21.10,-12.70/-13.83,-15.22/-15.33,24.38/23.63。业绩比较基准: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经理(历任):梁杏(20211122至今)。

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基金成立于2021.06.23。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自成立以来-2025上半年净值增长/业绩比较基准(%):-19.02/-25.28,-22.83/-23.82,-21.88/-23.11,-16.04/-16.12,1.39/0.83。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疗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历任基金经理情况如下:梁杏(20210623至今)。

国泰创新医疗C成立于2023.04.18,邱晓旭管理时间为2023.04.18至今,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65%+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15%+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该产品自成立以来-2025上半年基金业绩/业绩基准(%):1.55/-13.57,-25.25/-10.04,29.35/7.86。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理论上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时,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国泰创业板医药卫生ETF发起联接C成立于2025年09月26日,刘昉元管理时间为2025年09月26日至今,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 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 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投资于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创业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公司风险、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退市风险、境外企业风险等。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材料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承诺。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