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科技成长风格走强、北交所市场一系列新举措推出,北证50指数表现较强,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市场热情升温之下,如何看待北证50的后市投资机会?
在近日举办的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表示,持续优化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 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不断提升投资交易便利性。本次表态直指增量资金入市,增强了市场信心。
战略新兴产业是当前市场热点方向,据介绍,北交所280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超过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3%。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为4.5%,较规上企业平均水平高2.86个百分点。半导体、AI算力、机器人核心部件等硬科技领域,与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的契合度较高,受益于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赋予了北证50较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北交所的中小企业较多,但整体业绩依然亮眼。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超八成北交所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中位数约1500万元。北证50指数是从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挑选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只证券组成,质地更为出众一些,持续增长的业绩为其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也为整体估值修复铺垫了较好的基础。
中长期来看,北证50具有鲜明的专精特新特征,个成长属性较强,一方面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小盘风格+低估值”也赋予了北证50较高弹性,因此仍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从估值角度看,北交所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成长属性明显,但估值与科创板、创业板等相比仍有一定的空间,比价效应吸引了一些看重安全边际的投资者。
近年来,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长期资本也在陆续布局北交所股票,随着他们在北交所持股市值逐步壮大,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今年来市场各方参与北交所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随着“加快推出北证50 ETF”的信号释放,北证50 ETF 的增量资金可期。申万宏源证券预计,北证50 ETF 增量资金空间约161 亿元,还将起到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除北证50 ETF 外,仍有约百亿元中长期增量资金待入市。
总的来看,在政策、资金、产业升级的三重共振下,北交所有望持续吸引增量资金,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万家北证 50 成份指数基金紧密跟踪北证 50 指数,为投资者一键布局北交所优质上市公司提供了便捷途径,值得投资者多加关注。
$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A(OTCFUND|018120)$
$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