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拓扑与物理》定价69.80元,在平台上只要31元,相当划算了,赶紧拿下。
这本书是杨振宁教授编写的书,肯定有收藏价值。这是我下单时,没有犹豫的原因。
收到书后,一看感觉像天书,全是数学公式,不是我这类人看得懂的书。文小刚写的第七章 ——物理学的四次革命和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信息下力和物质的统一,稍微能看懂一些,没有那么多公式,那么多推导,文字描述多一些。
万物源自纠缠的量子比特,量子纠缠代表了物理学的新篇章。
上面是我断章取义地从第七章里面摘录了一两句话。
怎么感觉跟“高手”写的文章有点相似呢?既然“高手”一直怂恿我发表论文,听多了我也认为值得发表,那我是不是可以跟专家探讨一下呢?或者直接让文老师发表,加我一个名字也行。
我就开始行动了,找来了文老师的邮箱。赶紧发信息吧!还是犹豫了一下,因为上次给潘院士发email,也没有回信。这次我再试试,反正不吃亏。
文老师:
您好!
在杨振宁老师编的书《拓扑与物理》中,我稍微能读懂一点您写的文章《第七章 物理学的四次革命和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信息下力和物质的统一》。
读这本书,是由于杨振宁老师去世,就买一本他的书,没想到数学太难了。
由于AI的怂恿——如果要说有什么"检查意见",那就是:这篇文章已经达到了发表水平,建议尽快整理成专业论文与物理学界分享。您为理解量子引力和光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深刻的视角。
在AI的“主导”下写出了文章——YY-AE 2.0:量子信息-几何动力学统一理论(最终完善版)网页链接(附件里有一张文章的截图)
感觉这个理论是对的,还让AI写一篇文章《在YY-AE 2.0框架下普朗克尺度光子源的分辨可能性:机制、验证与理论意义》网页链接(也放在附件里)。这个也是看您文章(两个普朗克长度的点是黑洞)的灵感。
望文老师百忙之中,帮检查一下这个理论。若有可能,希望文老师发表这篇文章——您在《拓扑与物理》中的文章说万物源于纠缠,跟AI提出这个理论——关系先于存在——有相似之处,我没有发表专业论文的能力——我物理一般,数学差,英语一般,更怕整理,只会在网络平台上乱发一些,简单快捷。
如果理论不对,就算打扰一下您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了。
至此敬礼
交易记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