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锚定、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容的三重共振,机器人产业正从 “概念验证” 迈入 “规模增长” 的黄金十年。从产业生命周期看,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 “从 0 到 1” 的爆发前夜,与 2010 年代初的新能源车产业高度相似。2025 年作为公认的 “国产量产元年”,我国市场规模预计达 82.39 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数据来源:《2025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而长期来看,全球市场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 高盛预测 2035 年全球出货量达 140 万台,市场规模 380 亿美元,摩根士丹利更给出 2050 年 5 万亿美元的远景目标,年复合增速超 50%。这一增长曲线背后,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服务需求、制造业升级催生的工业替代、技术迭代释放的场景潜力三重刚需的叠加。
同时,政策与技术的 “双轮驱动” 进一步强化了趋势确定性。中央层面,《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 “2025 年批量生产、2027 年完善供应链” 的三步走路径,具身智能被写入国家战略;地方层面,北京百亿基金、上海研发补贴等政策形成精准扶持。技术端,具身智能让机器人实现 “自主决策”,核心部件国产化使硬件成本大大降低 ,为规模化落地扫清成本障碍。这种 “政策托底 + 技术降本” 的组合,正是产业开启长期增长的典型特征。
从行业指数看,近一年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42.9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43.6%,远超上证指数 20.9% 的同期表现,板块成长性凸显,印证其长期配置价值。(数据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5.10.28)
而从短期维度看,机器人板块将维持高波动特征。一方面,2025年作为量产元年,特斯拉、优必选等企业的供应链选型、产量指引将成为关键观测指标;另一方面,市场对估值的分歧将导致板块频繁震荡。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关键在于穿透情绪表象,聚焦核心零部件、具身智能等高景气环节,通过基金参与并坚持长期持有,有望分享这场科技革命带来的成长红利。
$英大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A(OTCFUND|001270)$
$英大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B(OTCFUND|00127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为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其中观点或预示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变化。未经同意请勿转载和引用。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