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咱们聊过,消费板块现在估值低得诱人,红利指数在那低利率环境下也显得挺香。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把这两样好东西打包在一起,来个“一鱼两吃”?
还真有——消费红利指数(H30094),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盘盘它。
什么是消费红利指数?
简单说,它就是把“选高股息”那套红利指数方法,用在了消费行业上。不是按公司大小(市值)来排座次,而是谁股息高谁权重高——相当于在消费股里专挑那些愿意真金白银分红的“实在人”。
成份股长啥样?
从权重分布看,基本集中在主要消费领域:

细分下来,食品饮料占大头,农林牧渔、基础化工等也有涉及。
前十大权重股里不少都是咱们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但不像普通消费指数那样被一两瓶“高端白酒”绑架,整体更均衡。

估值到底低不低?直接看数据:市盈率19.31,估值分位13.20%——妥妥低估区间。(数据截止10.24)

市净率 4.34,分位33.33%——合理偏低。(数据截止10.24)

股息率目前是3.77%,虽然比中证红利(4.23%)略低,但对比十年期国债利率(1.85%)还是其两倍多,性价比仍在。
红利加权 vs 市值加权,有啥不一样?
这儿有个小知识点:
市值加权:谁个头大谁说话响,(比如沪深300、标普500等指数)。好处是龙头稳,以大为美,强者恒强;坏处是容易低抛高吸,被动接盘。
股息率加权:谁分红多谁权重大。自带“高抛低吸”机制——涨多了股息率下降,权重自动降低;跌多了股息率上升,权重提高。缺点是可能在牛市跑不赢,也容易踩进“高股息陷阱”(比如周期股高点)。
现在适合配置吗?
消费行业正值景气低谷,却恰恰构成“无人问津时的布局窗口”,冷清才有便宜货。同时红利因子的加入相当于给低估值的消费加了道股息的保险,即使行业复苏迟滞,仍有股息现金流作为“时间的朋友”。万一消费复苏慢,还有股息垫底;万一市场风格轮动,消费回暖,估值也能跟上。
如果你追求稳健,看好消费长期复苏,又不想全仓赌一个方向,那这个“消费+红利”的组合,或许是个值得慢慢定投的选项。
像蜜蜂采蜜,不争一日之涨跌,耐心攒份额,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