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是今年以来热度较高的板块之一,我们对其持续保持关注。
近期,我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团队通过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了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首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特殊胶水”——碘离子,它能够在电池工作时自动填补电极和电解质接口处的小缝隙,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其次,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柔性变身术”通过聚合材料增强电解质的抗拉耐拽能力,同时提升了电池储电能力。第三,清华大学的“氟力加固”技术,利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增强其耐高压能力,确保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和续航性能。这一进展意味着固态电池的续航能力有望实现跨越式升级,从原先100公斤电池支持500公里续航,提升至突破1000公里的续航天花板。(数据来源:央视网,2025.10.17)
我们观测当前国内固态电池设备产线的落地情况,认为固态电池设备需求有望快速上升。具体来看,当前中国固态电池设备产线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多条中试线已启动建设、投产或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其技术路线涵盖了硫化物、氧化物等,部分产线已经实现了小批量交付,随着中试线密集落地以及大规模量产的临近,我们认为相关电池企业的设备投资将快速增长。
从固态电池的技术演进和产业化进程来看,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取得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在国家政策强力支持的背景下,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相继发布了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催化持续释放,多重利好叠加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经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接近量产要求,我们认为2025年是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在固态电池设备端和材料端布局较为完善、验证进展较快的企业有望受益。
#基金经理说#
#10月你看好哪些投资赛道?#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设备订单暴增#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