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热点快闪:成长板块何时修复?# 选择了“政策积极信号?”
清风无闲时,潇酒终日夕。你好,我是地球村的木同学。话题内投票只能是单选,但是木同学认为政策积极信号与成长板块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共振,才具备驱动板块完成修复并突破新高的潜力。
一、核心驱动逻辑:政策+业绩双轮共振
1.政策红利释放明确的产业导向
近期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呈现全面性与精准性:
战略定位升级:“十五五”规划明确将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列为“新质生产力”核心方向,提出“全链条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资本市场改革配套: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允许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并优化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活水”机制为成长股提供长期动能。
结构性刺激政策落地:设备更新补贴、算力中心建设、绿电交易等政策直接拉动需求。
2.三季报业绩验证高景气持续性
已披露数据显示,成长板块业绩呈现超预期增长与结构性分化并存的特征:
半导体与AI算力链爆发:寒X纪营收同比暴增2386%,海X信息营收增长54.65%,晶X电材净利润增长939%,反映出国产替代与AI需求双重驱动的强劲动能。
新能源细分领域分化:宁X时代净利润增长122.55%,但部分光伏企业因电价下行和限电率上升出现利润下滑,显示行业内部需精选高壁垒环节。
盈利质量改善:电子行业净利润增速中位数达14.94%,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毛利率提升与研发投入转化效率提高是关键。
二、支撑条件:技术面、资金面与市场情绪共振
1.技术形态显示调整接近尾声
成长板块经过阶段性回调后,量价关系与形态结构释放积极信号:
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呈现收三角形形态,成交量萎缩至地量水平,显示抛压基本到底。
2.资金面呈现中长期布局特征
外资持续流入:北向资金三季度增持电子板块1446亿元,减持银行板块804亿元,显示“弃旧投新”趋势。10月24日单日净流入89亿元,重点加仓科技龙头。
机构调仓明确: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大幅加仓半导体、算力板块。
ETF资金逆势布局:科创50ETF连续3日净流入超1亿元,单日最高流入5.51亿元,反映中长期资金对硬科技赛道的信心。
3.市场情绪从极端悲观转向修复
恐慌指数触底:创业板指情绪值从前期的10(恐慌区域)回升至18,科创50指数情绪值从12回升至20,显示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改善。
政策预期升温:“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发布后,市场对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等政策的期待值提升,券商策略报告中“成长主线”提及频次环比增加40%。
三、可能存在的风险变量:警惕三大潜在压力
1.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
专项政策细则滞后:尽管“十五五”规划提出明确方向,但设备更新补贴、算力中心建设等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完全出台,可能影响企业订单落地速度。
资本市场改革波折:科创成长层对未盈利企业的监管仍在探索阶段,若出现企业退市或财务造假事件,可能引发市场对板块的信任危机。
2.业绩持续性存疑
基数效应消退:部分企业三季度业绩高增长源于去年同期低基数,2026年若AI算力需求增速放缓,可能面临业绩同比下滑压力。
行业竞争加剧:半导体设备、光模块等领域吸引大量资本涌入,2026年产能释放后可能出现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四、历史经验:政策+业绩驱动的修复路径
回顾2019年半导体国产替代行情与2020年新能源补能贴政策,发现政策催化与业绩兑现的传导规律:
1.政策底→估值修复:政策出台初期,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推动估值修复。2019年科创板设立消息公布后,半导体指数3个月上涨45%。
2.业绩底→趋势确立:当季报数据验证政策效果(如营收、利润增速超预期),板块进入主升浪。2020年宁德时代中报净利润增长137%后,新能源指数半年内翻倍。
3.情绪顶→分化调整:市场情绪过热导致估值透支,需通过回调消化风险。2021年半导体指数PE(TTM)达120倍历史高位后,出现20%回调。
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估值修复阶段,若三季报业绩持续超预期,有望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进入业绩底→趋势确立阶段。参考历史经验,成长板块在政策与业绩共振下,半年内涨幅可达30%50%。
所以,综合来看,政策积极信号与三季报业绩超预期已构成成长板块修复的核心驱动力,叠加技术面企稳、资金面流入与情绪回暖,板块完成修复并突破新高的概率超过70%。@易方达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