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投资者朋友,你好!下面回答一下你的前2个问题:
问题一:
你提到的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电子都属于AI产业链中的机会,投资逻辑和新能源可能存在一些差别,下面我们主要看看AI产业链的情况。
今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以来表现比较突出、市场关注度很高的方向主要是CPO/通信、半导体芯片这两个方向。一方面,光模块目前总体上处于量价齐升状态,市场规模迅速扩容,中国头部大厂仍占据全球核心份额;另一方面,半导体芯片的国产替代空间还很大,半导体产业链有望重塑估值内核,这两个环节的后市机遇仍然值得持续关注。由于CPO方向前期累积涨幅较大,或可重视回调后的逢低布局机会。
AI产业链还有其他环节,比如中游的计算机、软件;下游应用的游戏、机器人等。近期海外Sora2、Genie3、Grok4等大模型陆续出场,多模态能力加速提升,无论是软件,还是各类端侧应用,形态和功能都有望被重塑。此外,当算力环节由于涨幅较大有回调压力时,这些环节由于存在一定程度滞涨,布局性价比可能会相对提升。
整体来看,本轮AI至少是中等规模的产业革命,可以持续关注产业链各环节的机会,尤其是国产算力、海外算力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AI科技板块的波动整体较大,如果感兴趣的话,或可逢低分批建仓,并且在收益率达到自己的目标值时适当止盈,或许是比较不错的方式。
相关产品:$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C(OTCFUND|007818)$ $国泰半导体设备ETF联接C(OTCFUND|019633)$ $国泰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4854)$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C(OTCFUND|008282)$
问题二:
选择主动型还是被动型产品,需要根据你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主动权益产品的表现高度依赖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择时能力,不同基金经理之间的差异和分化比较大,而且持仓相对不透明,风险和波动也相对较大,可能更适合愿意花时间研究、能承受较大波动、相信所选择基金经理的投资者。
被动型科技产品则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管理费一般比主动产品低一些,持仓高度透明,调仓的规则也比较固定,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被动型产品不用担心基金经理“风格漂移”,更适合长期看好某个板块长期发展趋势的投资者。
风险提示:上述提及个股仅作为事件列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股逼近4000点!半日成交1.5万亿# #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小金属概念狂飙!行情逻辑是什么?#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沪指再创十年新高!接下来你会如何操作?#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A(OTCFUND|007817)$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A(OTCFUND|008281)$ $国泰半导体设备ETF联接A(OTCFUND|019632)$ $国泰中证全指集成电路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0227)$ $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C(OTCFUND|012729)$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C(OTCFUND|01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