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热点快闪:成长板块何时修复?# 选择了“产业突破,“DeepSeek”时刻再现?” 我认为成长板块短期调整仍在持续,但中长期逻辑未变。市场普遍将当前回调定义为“良性调整期”,核心驱动因素有三:一是券商两融折算率调整收紧了成长板块微观流动性,二是中美在稀土、航运领域的贸易摩擦升温抑制了市场风险偏好,三是前期涨幅较快的电力设备、电子等科技股,亟需业绩验证来支撑现有估值。从历史规律看,成长风格调整期通常持续1个月左右,最大幅度约10%-20%,当前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已逼近20日均线支撑,技术面偏离有限,后续反弹概率正逐步提升。
11月初将迎来多重关键契机,或成为板块转折的重要节点。随着三季报收官,若2025Q3 AI算力、机器人等成长板块核心领域业绩延续高增,将进一步强化估值修复逻辑;APEC峰会期间中美元首会晤若能缓和贸易摩擦,也将直接提振科技股情绪;同时四中全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有望持续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预期。流动性层面,美联储大概率在10月底降息25BP,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下,成长板块的估值弹性将更具优势。
当前产业端的“DeepSeek”时刻再现,正成为驱动成长板块修复并突破新高的核心动力。在产业链影响上,DeepSeek通过开源生态与低成本适配,推动华为昇腾、海光信息等国产芯片订单激增,预计2025年国产AI芯片市场份额将从15%跃升至35%;云厂商(华为云、天翼云)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接入后,算力成本下降40%,直接催生了AI Agent、端侧推理等新应用场景;叠加央行3万亿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与瑞银等外资上调中国科技股评级,“政策+技术+资金”的三重驱动已形成共振。
从核心逻辑看,成长板块修复的基础并未改变:AI算力基建领域,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增长持续拉动光模块(CPO/液冷)、服务器代工等细分需求,业绩确定性高;应用端则在机器人、游戏、医疗等场景加速商业化,预计2026年AI手机/PC终端出货量将超1亿台。不过仍需关注两大风险,一是三季报业绩能否兑现预期,二是中美关系缓和的持续性。
具体到投资标的,易方达上证科创50联接C的布局价值值得关注。该基金紧密跟踪科创板50指数,前十大重仓股覆盖中芯国际、澜起科技等芯片龙头,以及寒武纪等AI应用核心标的,与DeepSeek驱动的产业链高度契合;业绩表现上,2025年以来收益达51.8%,近一年在386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89位,处于前15%梯队,长期配置价值显著。估值层面,当前科创50指数PE约48倍,处于历史分位中游,经过前期调整后安全边际已提升,若11月政策或业绩催化落地,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整体来看,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成长板块修复确定性较高,AI算力与应用或成为后续核心主线。
@易方达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