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情绪有点复杂,美国那边关税新政落地后,不少资金开始往“稳当”的地方挪。这种时候,高股息、现金流扎实的资产就特别受待见,煤炭板块最近的关注度就上来了——不光是因为煤价走势稳,更重要的是,好几家头部煤企最近都在行动:要么大股东下场增持自家股票,要么把优质资产往上市公司里装。这种“自己人买自己股”的操作,信号很明确:公司管理层觉得当前股价被低估了,愿意真金白银投进来,这既是对自家业务的信心,也等于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
不光是煤炭,银行股里也有个“显眼包”——农行最近走得挺强,连涨14天,股价不知不觉涨了23%,总市值都超过工行,市净率也站上1了。更关键的是,大机构在持续加仓:平安集团前阵子又增持了4000多万股H股,持股比例直接到20%,等于用真金白银投了信任票。这种级别的增持,不是随便玩玩,背后肯定有对资产价值的认可。
为什么这些资产突然被盯上?先看农行,你要说它业绩突然爆发了?好像也没有,主要还是市场偏好变了。险资为啥盯着它买?一是股息率实在诱人,农行现在股息率快5%了,对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险资来说,这比存银行定期划算多了;二是它家底厚,最近刚发了2000亿资本债,资本金充足,放贷能力强,长期看盈利稳定性有保障。这种“高分红+低波动”的标的,在市场情绪不稳的时候,自然成了资金的“避风港”。
从历史规律看,每年四季度往往是布局红利股的好时机。现在不少红利类资产的估值已经到了历史低位,比如高速公路板块,龙头公司股息率回到5%左右,股价波动率又低——等于拿着能赚分红,跌的时候又抗跌,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特别适合当前的市场环境。而且现在市场风格有点“跷跷板”效应:之前TMT炒得猛,现在资金开始往低估值、高股息的地方挪。有分析就提到,当市场风险偏好下来的时候,红利资产往往能走出独立行情,银行、煤炭、电力、公路这些板块,都是典型的“防御性选手”。
我个人觉得,现在布局红利资产,不光是“躲风险”,更是“捡机会”。一方面,经过前期调整,不少公司的股息率已经到了很有吸引力的位置,只要业绩不出现大问题,分红就能持续;另一方面,增量资金还在进场——险资、社保这些追求长期收益的资金,配置红利股的比例还在提升,它们的“买买买”会慢慢推高估值。这种“业绩稳+资金进”的组合,安全性和确定性都比较高。
当然,普通投资者直接买个股可能有点麻烦:煤炭股有周期波动,银行股选股也得研究具体标的。其实有个现成的工具可以用——$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OTCFUND|008164)$。这只产品跟踪的指数挺有讲究:先从A股大盘股里筛选,然后优中选优,挑出股息率高、股价波动小的50只股票。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加权方式——按股息率来,哪家分红多、分红稳,在组合里占比就高,等于把“愿意持续给股东发钱的好公司”打包在一起。而且它还限制了单个股票和行业的权重,避免“一损俱损”,底层资产覆盖工业、消费、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结构比较均衡。过去几年震荡市中,这类策略的防御性很明显,跌得比大盘少,涨的时候也能跟上节奏,适合不想盯盘又想拿稳收益的朋友。
最后多说一句,虽然现在市场偏向稳健,但长期看,股市要是走长牛,光有防御还不够,得有“进攻性底仓”。这时候中证A500指数就值得关注——它覆盖的是A股中等规模的公司,成长空间大,又不像小盘股波动那么剧烈。$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 就紧密跟踪这个指数,手续费低、流动性也好,作为长期布局的底仓,既能分享中小企业成长红利,又不至于太折腾,值得多留意。
总之,当前市场环境下,“稳”字当头,但也别忽略长期机会。红利低波类资产适合做“压舱石”,A500这类成长型指数适合做“潜力仓”,两者搭配着来,可能是更从容的选择。


$南方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C(OTCFUND|004070)$$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A(OTCFUND|021607)$$南方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C(OTCFUND|020684)$$南方中证500量化增强C(OTCFUND|002907)$$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11148)$#沪指再创十年新高!4000点要来了?##党的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高盛看多A股:慢牛正形成 还有约30%上涨空间##科技热点摊开业啦##煤炭重拾涨势 要跟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