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10 月 LPR 维持不变,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超 1800 亿
内容:10 月 20 日,中国 1 年期 LPR 维持 3.0%、5 年期以上 LPR 维持 3.5% 不变。
LPR为什么不降,这次不降下次什么时候降?
LPR 的定价依赖MLF,MLF未调整,所以相当于LPR的锚没动,相应也未下降;其次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二季度为 1.42%,若LPR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使银行负债成本增加;最后,前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2%,核心 CPI 连续 5 个月回升,经济总体稳定,四季度的重点可能在于稳内需,短期降息的必要性不高。
下次下降时间窗口可能在年底12月到明年年初1月,要是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弱于预期的话,加上美联储可能发生的多次降息,有可能会引导LPR下降,另外多地放宽限购,如果四季度商品房的销售没有明显的回暖,房企的债务风险加剧,可能也会针对性下调LPR降低房贷成本。
中国前三季度涉外收支创历史新高,资本项下净流出持续
内容: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总规模达 11.6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0.5%,但资本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出压力仍存。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最大下调 80 个基点),以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影响:
贸易顺差支撑了人民币汇率,但资本外流的发生可能会限制升值空间。离岸人民币汇率若跌破 7.30,可能会引发央行逆周期调节预期。银行股近期涨势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 “高股息、低估值” 资产的偏好,当前市场的偏好有从高估值的科技转移的迹象。中小银行息差改善后,净息差有望回升至 1.8% 以上,改善银行的盈利,并且有空间下调信用卡透支利率和消费贷利率,从而助力内需的复苏。
光伏行业政策密集落地,地方补贴推动装机需求
内容:天津、陕西、广东等多地发布光伏电价政策,竞价区间集中在 0.2-0.4 元 / 度,执行期限 10-12 年。辽宁、湖南等地明确 2026 年电力市场交易方案,鼓励绿电消纳。
影响:
光伏产业链上,光伏组件价格从 1.2 元 / W 反弹至 1.35 元 / W,硅料环节盈利有所修复,龙头企业的市占率有望提升至 40% 以上。储能配套方面,政策要求风光项目配储比例不低于 15%,储能系统集成商订单量可能能增长30%以上。
当前新能源板块持续走强,储能配套方面近期在下跌,短期可能会继续推动光伏走高,储能电池方面可能也会有所提振反弹,光伏板块估值在持续修复,但是如果四季度相关组件的价格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技术性回调。
长期中小企业因现金成本倒挂退出市场,龙头企业的市占率会有进一步提升,出海方面,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光伏装机需求年增 30%,海外市场崛起。并且在运维方面加入机器人的智能化调度运维系统的技术上的进一步可能会在人工智能板块产生共振。
央行开展 1.6 万亿元逆回购,实现净投放 685 亿元
内容:中国人民银行 10 月 21 日开展 15995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 1.4%,对冲 910 亿元到期逆回购后,实现净投放 685 亿元。
影响:
首先逆回购规模创年内新高,缓解月末资金面压力。银行间市场 DR007 利率下行至 1.35%,较政策利率低 5 个基点,显示短期资金充裕。
其次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 0.3%,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 2.65%。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会推动成长股估值修复。
最后,逆回购释放了维稳信号,叠加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 43 点至 7.09,创近一年新高,汇率走强吸引外资流入。
OPEC + 持续增产,国际油价承压下行
新闻内容:OPEC + 宣布 11 月继续增产 13.7 万桶 / 日,维持此前节奏。受供应过剩预期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跌破 63 美元 / 桶,WTI 原油跌至 58.9 美元 / 桶,创近三个月新低。
市场影响:
首先,在能源板块方面,国内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跌 2.8% 至 433 元 / 桶,中石油、中石化 A 股分别下跌 1.2% 和 0.8%。油服企业订单预期下调,股价承压。
其次,对于下游的航空、运输板块来说成本下降,中国国航 A 股上涨 3.5%。化工行业原料成本降低,盈利空间扩大。
最后,油价下跌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需求疲软,IMF 下调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 3.1%。新兴市场货币因能源进口成本下降而走强。
问题:石油价格未来的拐点是什么?
相对短期的时间看,要看OPEC+在26年3月的会议上是否会暂停增产,和美国页岩油产量能否触顶下降,如OPEC+不需要再增产抢市,可能油价会筑底。
相对中长期看,如果全球经济复苏,OPEC+达成减产协议,或者以中东地区局势为牵头的地缘政治缓和稳定,可能会使油价反弹。
(提示: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涉及具体产品和操作的推荐,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