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哪个板块是今年“最靓的仔”,那科创板必定榜上有名。截至10月9日,科创5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超55%,科创100和科创200指数年内涨幅更是超过了60%,在市场主流指数中表现突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9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然而,市场行情在10月中旬出现剧烈变化,截至10月17日,科创板三大宽基指数均从高点回调超过10%。
不少前期参与科创板的投资者懵了:科创行情结束了吗?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17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01 为何突发深调?主要两大原因
科创板的这轮回调,主要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筹码结构的双重影响。
1.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科技企业最敏感
从外部环境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是直接导火索。美国提出的100%关税最终落地概率仍不明确,而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新规将于12月1日生效,美国关税则计划于11月1日生效。
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全球投资者对科技供应链的担忧,市场对估值偏高、海外市场依赖度较高的标的避险情绪明显升温。
2.前期涨幅较高,有人先“落袋为安”
从市场内部看,科技板块此前涨幅较大,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是正常现象。与今年4月的博弈升级相比,本次市场反应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4月美方首次打出“关税牌”且幅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而本次市场已有前期经验,理论上反应相对平缓。但事实上,本轮科板块的回调也较为明显,这主要源于市场情绪在回调前已处于高位,负面消息的冲击为部分筹码提供了获利了结的理由。
02 后市怎么看?三大逻辑支撑
1.政策面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科创板自2019年开市以来坚持“硬科技”与“试验田”定位,在A股成长股投资范式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
科创板的“1+6”新政及“科创成长层”设立,是资本市场深化供给侧改革、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里程碑式举措。
2.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趋势不可逆转
半导体行业作为科创板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景气复苏周期中。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且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中美博弈的持续升级将进一步倒逼国内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的进程,特别是在CPU、GPU、AI算力芯片等领域,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渗透率有望得到实质性提升。
3.全球流动性环境逐步改善
美联储已进入降息周期,海外资金有望回流新兴市场。同时国内货币政策也保持稳健偏松,有利于科技企业的融资和发展环境改善。
受此带动,外资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而科创板作为“科技代表”,自然是重点关注对象。
03 利好信号已现!特朗普松口+磋商传佳音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中美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同时,特朗普也改口称“对华高关税不可持续”,并透露将在两周内与中国领导人会面,传递缓和信号。
情绪好转的直接体现,就是市场开始“反弹”。10月20日,科创板三大宽基指数集体上涨:科创50指数涨0.35%,科创100指数涨0.85%,科创200指数更是大涨1.50%。
当然,一天反弹不代表马上“V型反转”,但至少说明市场“恐慌情绪”在降温,短期继续大跌的可能性变小。
04 如何把握投资机会?定投布局更安心
对于看好科创板长期前景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关注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相关的指数基金。
这几只指数各有特色:
科创50指数聚焦科创板龙头企业,市值较大;$广发科创板50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3810)$$广发科创板50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3811)$
科创100指数则代表更具均衡性与成长性的中盘力量;
科创200指数主要聚焦于小市值但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广发上证科创板200指数A(OTCFUND|023748)$$广发上证科创板200指数C(OTCFUND|023749)$
对于担心短期波动较大的投资者,通过定投入场是更好的方式。经验表明,采用定投方式,分批入场可平滑成本以捕捉长期趋势。
科创板这波回调,本质是“短期外部冲击+获利盘了结”导致的正常波动。随着政策面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以及全球流动性的逐步改善,科创板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投资策略原理,基金定期投资策略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