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万变的市场,是否让您感到“迷雾重重”?
复杂交织的信号,是否令您期待“拨云见日”?
您投资路上的“瞭望塔”——【小汇周周瞻】每周一准时和大家见面!不止于复盘,更着眼于前瞻,助力您提前感知市场“风向标”。每周一期,前瞻布局,小汇伴您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上周市场回顾
A股:
上周A股整体下跌。受大国博弈反复与成长板块获利了结,宽基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下跌-1.47%,报3839.76点;深证成指下跌-4.99%,报12688.94点;创业板指下跌-5.71%,报2935.37点;日均成交额21928.52亿元,环比上周下跌-15.76%,交投热情有所下降。(数据来源:choice,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下同)
债市:
上周中证国债指数上涨0.39%,报245.36点。
1)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上周延续净回笼,规模环比上周收窄,累计进行了7891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共有1021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整体实现净回笼2319亿元。
2) 资金面方面,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双重收紧,DR001上周上行0.92BP至1.32%,DR007上周上行1.4BP至1.41%。
3) 长期资金方面,国有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上行0.5BP,城商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下行2.27BP,二级最新成交在1.67-1.75%附近。
4) 基本面方面,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9月末,M2同比增长8.4%,M1同比增长7.2%,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4.42万亿元。
5) 货币市场方面,R001加权平均利率为1.3646%,较前一周上涨3.83个基点;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1.4685%,较前一周下跌1.65个基点;R0014加权平均利率为1.4905%,较前一周下跌3.81个基点;R1M加权平均利率为1.5773%,较前一周上涨0.66个基点;shibor 隔夜为1.318%,较前一周下跌0.10个基点;shibor 1周为1.415%,较前一周下跌3.60个基点;shibor 2周为1.461%,较前一周下跌3.30个基点;shibor 3月为1.58%,较前一周上涨0.20个基点。
港股:
上周港股整体下跌,恒生指数下跌-3.97%,报25247.10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98%,报5760.38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3.70%,报9011.97点。上周港股市场整体震荡偏弱,三大指数延续下行趋势,恒生科技指数周内累计跌幅明显。市场成交维持低迷,资金情绪偏谨慎,节后复盘后部分获利盘选择离场,整体市场延续结构性分化格局。
宏观层面,内地多项经济数据延续修复态势,政策层面继续强化流动性呵护与稳增长导向。国务院及地方密集释放产业与投资扶持信号,对新能源、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等领域形成一定提振。板块方面,科技、消费及能源板块上周波动较大。周初AI及半导体板块受海外科技回调影响显著下挫,资金避险情绪升温;中后期高息红利与传统周期股表现相对坚挺,部分防御型板块受追捧。医药、贵金属、航运等方向阶段性走强,带动市场局部修复。部分热点板块在经历前期大涨后出现回调迹象,短期内资金轮动加快,交易结构转向谨慎。市场情绪方面,节后北水流入节奏放缓,南向资金呈现净流出。投资者情绪受中美关系及外部地缘风险影响较大,短期观望情绪升温。展望下周,港股短期仍受外部扰动及国际不确定性影响,情绪面承压,结构性波动将持续。前期积累较大涨幅的医药和科技短期内或将持续承压。
中期层面,在政策持续托底与基本面逐步修复下,优质龙头及红利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待宏观风险修复后,部分高成长科技与人工智能赛道在估值回调到合理为止后,可再度关注布局机会。后续需重点关注大国贸易政策进展、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及月底国内重要政策会议,市场或在震荡整理后迎来结构性修复窗口。
海外市场:
上周美股集体上涨,纳斯达克综指上涨2.14%,报22679.97点;标普500上涨1.70%,报6664.01点。上周美股在前一周大幅下跌后迎来强劲反弹,三大指数止跌回升,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显著修复。
宏观层面,受美国ZF停摆影响,部分关键经济数据仍未公布,但市场对停摆事件已有充分计价,短期扰动有限。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资产负债表缩减已接近尾声,叠加多位联储官员释放偏宽松信号,市场对后续降息预期再度升温,推动整体指数企稳反弹。政策层面,特朗普在中美贸易关税问题上言论反复,但市场普遍认为其强硬态度更多出于政治表态,后续实际执行力度或有限。同时,美ZF停摆进入延长阶段,但其对市场影响边际递减,或反而被视作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向宽松的潜在催化。
从板块表现来看,前期涨幅过大的AI、半导体及加密货币板块在上周出现明显分化,短期资金选择兑现利润,板块波动加大;而传统能源、金融及消费等稳健盈利板块表现相对突出,权重股补涨带动整体指数回升。长期来看,AI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产业链依旧活跃,市场对中长期成长逻辑的信心未改。情绪面上,投资者风险偏好边际修复,市场交易活跃度回升,资金流入大型权重及核心资产。VIX波动率指数冲高回落,显示市场避险情绪阶段性缓解。整体来看,美股短期调整压力释放后进入震荡修复期,宏观与政策面逐步趋稳。
展望下周,市场关注焦点仍在中美关税争端进展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若特朗普态度进一步缓和,预计市场情绪将持续修复。财报季亦将进入关键阶段,科技龙头业绩表现与展望将成为决定后续行情方向的核心变量。整体来看,美股在经历快速调整后估值重回合理区间,中期趋势仍以稳中偏强为主,建议关注盈利能力强、业绩确定性高的核心资产及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龙头。
本周策略前瞻
【债市观点】
债市企稳回升,情绪转暖资金充裕后有望进入阶段性修复期。欢迎关注$汇添富稳乐回报债券发起式C(OTCFUND|018768)$$汇添富丰和纯债C(OTCFUND|017460)$。
1) 基本面上,9月物价数据延续温和修复态势,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反映内需改善与“反内卷”政策初见成效。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2.3%,工业品价格压力缓解。整体来看,通胀温和上行但仍处低位,经济边际改善而不过热,为债券市场提供良好基本面支撑。随着四季度高基数效应显现,通胀上行动能或将趋弱,短期利好中长期利率债表现。
2) 资金面上,资双节后央行继续维持宽松态势,通过逆回购与MLF操作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整体“易松难紧”的格局延续。供给端来看,年内特别国债与大部分特殊再融资债已发行完毕,后续供给压力显著减轻,为债市提供一定支撑。资金面整体平稳宽裕,短端利率维持低位运行。
3) 情绪面上,公募销售新规仍是市场关注焦点,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对部分机构配置情绪形成扰动,但市场已逐步消化极端预期。近期股市热情降温,“跷跷板”效应推动资金阶段性回流债市。临近月底,市场将迎来重磅政策会议,若货币或金融领域出台进一步宽松信号,或将强化债市上行动能。
【股市观点】
展望后市,指数短期内或出现下行调整,后续仍有动能。风险消除与情绪反转后,有望迎来回升。
1) 指数上,上周A股市场整体下行,主要宽基指数在政策护盘下跌幅有限,而前期涨幅较高、科技集中度较大的科创板与创业板出现显著回调。宏观风险扰动下,资金避险情绪升温,部分获利盘选择兑现收益,市场短期波动加剧。板块风格方面,市场由高波动的成长赛道切换至权重红利方向,资金回流高股息与防御板块。整体来看,当前调整主要系前期涨幅较大叠加外部事件扰动所致,属短期情绪性回调,并不改变中期上升趋势。随着中美关系预期改善及财报季业绩验证,市场有望重新企稳并延续上行。
2) 策略上,继续坚持“红利+科技”的哑铃型配置思路。以$汇添富港股红利ETF联接C$为代表的红利板块凭借高股息特征,在市场震荡环境中具备良好防御性,建议优选低估值、高分红的细分方向以平滑波动。科技方面,AI、算力及半导体仍是中长期主线,短期调整后估值趋于合理。当前大国博弈期间,均强调AI与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结合国产替代政策与海外需求共振,中期成长逻辑未改。操作上,短期可考虑适度兑现部分高估值个股,待财报验证与市场情绪企稳后再度布局。总体而言,短期A股仍受外部扰动与情绪波动影响,市场处于修复筑底阶段。中期在政策托底、业绩改善与科技创新驱动下,红利与科技双主线仍具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关注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
$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C(OTCFUND|013128)$
$汇添富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联接C(OTCFUND|014544)$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629)$
$汇添富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769)$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联接C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股票,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科创板企业退市风险、政策风险等。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股票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股票,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于科创板股票。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联接、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C属于中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汇添富稳乐回报、汇添富丰和纯债属于较低风险等级(R2)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稳健型(C2)及以上的投资者,其余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部分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部分基金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基金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如果您购买的是ETF联接基金,请注意尽管该基金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但不能保证本基金的表现会与目标指数和目标ETF表现完全一致。如果您购买的是指数基金,请注意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
#汇财友道##人形机器人入厂经济账曝光:两年回本##金价高位调整!顶部信号or短期调整?##存储芯片掀涨价潮!行业迎超级周期##亚太股市杀跌 市场开启避险模式?##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