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最近人工智能的风刮得那叫一个猛,从ChatGPT到Sora,科技圈的每一次突破都在告诉我们:AI时代真的来了!作为在基金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今天必须和大家唠唠——这波AI投资浪潮,咱们到底该怎么蹭?先说结论:AI不是昙花一现的泡沫,而是未来十年最确定的产业趋势之一。截至2025年9月,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年内涨幅已超60%,人工智能AI相关产品的规模也在迅猛增长,资金正用脚投票。
01 市场趋势:AI投资从概念到业绩的转变
AI产业正经历从主题炒作到业绩驱动的根本性转变。2025年上半年,AI龙头企业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寒武纪一季度营收达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实现上市以来扣非归母净利润首次转正。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释放万亿投资空间,美国欧盟均将AI视为国家安全支柱进行战略布局。技术突破加速产业化进程,DeepSeek-V3发布推动产业链跃迁,Sora新模型拓展了视频生产模型边界,这些技术进步正快速转化为商业价值。
02 建议与展望:拥抱AI黄金十年
展望未来,AI产业长期成长空间明确,到2030年,AI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核心逻辑在于产业革命而非短期炒作。随着技术成熟,AI将逐步从算力基建向应用拓展,不同阶段各环节将有轮动表现。
AI产业链的投资前景正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其驱动逻辑已从早期的概念炒作转变为扎实的业绩增长和清晰的商业模式验证。未来几年的投资主线将围绕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与商业落地三大维度展开。
AI产业最大的变化在于应用端正迎来爆发期。2025年被视为AI应用的“元年”,生成式AI的应用率在一些领域已达到较高水平,这意味着技术开始大规模创造实际价值。投资重点应从“技术是否先进”转向“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并实现盈利”。具备清晰商业模式和强大落地能力的公司,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制造等垂直领域深度扎根的企业,将更具投资价值。
作为AI的基石,算力需求仍将保持高增长。这主要受两股力量推动:一是全球科技巨头持续的资本开支;二是国产算力产业链在自主可控战略下的崛起,带来了“周期复苏+AI成长+国产替代”的三重投资机遇。光模块、先进封装等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因其技术壁垒和订单能见度高,业绩确定性更强。
03 投资策略:核心卫星组合与定投策略
对于AI这类高成长高波动的板块,资产配置至关重要。投资AI,本质是投资未来,但未来虽美,路要一步步走。与其追涨杀跌,不如选好基金、长期持有,让时间帮你赚钱。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核心配置(50%-60%):以宽基/综合科技ETF为基石,如中证A500、科创综、创业板50等;
卫星配置(30%-40%):聚焦AI高景气赛道,如创业板人工智能、通信等;
防御配置(10%-20%):通过黄金、红底低波等低风险资产平衡波动定投策略能有效平滑成本。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5493)$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A(OTCFUND|025492)$ $国泰中证A500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2449)$
#亚太股市杀跌 市场开启避险模式?# #黄金突破4300美元!美银:明年5000#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行业迎超级周期# #机器人新催化?马斯克构建“世界模型”# #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OTCFUND|003095)$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OTCFUND|003096)$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OTCFUND|005827)$ $诺安多策略混合C(OTCFUND|023350)$ $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C(OTCFUND|019005)$ $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A(OTCFUND|161226)$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C(OTCFUND|01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