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固态电池板块延续较高的热度,我们对其持续保持关注。
近期,中国对锂电产业的政策调整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政策,严格限制单纯新增锂电池产能的项目,要求新项目必须匹配新能源储能配套,这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了“控量提质”阶段。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导向将显著提高行业壁垒,加速低端产能出清,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和客户资源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固态电池这一前沿赛道,该政策的影响尤为关键:一方面,固态电池作为重要的技术突破方向,将会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另一方面,政策对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客观上会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铺平道路。
从固态电池的技术演进来看,我们认为全固态尚需时日,半固态正在加速落地。当前,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正从实验室快速迈向产业化阶段,全固态电池仍然是“圣杯”,界面阻抗、材料成本(如硫化物电解质)及规模化制造工艺仍是核心瓶颈。同时,半固态电池正成为当前产业化的核心抓手,通过引入固态电解质(聚合物、氧化物)与液态电解液混合,在显著提升安全性(降低热失控风险)和能量密度潜力的同时,兼容现有的部分生产工艺。
我们观测海外在固态电池方向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当前日、韩、欧美发展加速,全球竞争格局未定。海外固态电池发展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其中,日本领跑,举国体制推动固态电池发展,技术积累深厚;韩国跟进,传统锂电巨头依托产业链优势加速转型;欧美创新,初创企业在资本支持下表现活跃。海外巨头的技术突破与量产进度将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格局与市场情绪。
整体来看,固态电池是重塑新能源格局的关键变量。我们认为,中国政策趋严将为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基,半固态技术率先落地打开了增长空间,而海外加速布局则凸显出全球竞争的紧迫性,通过深刻理解政策、技术与全球竞争的三重逻辑,在这场能源存储革命中占得先机。
总的来说,投资,是在已知的浪潮中寻找未知的岛屿。固态电池的迷雾尚未散尽,但政策之手已悄然拨开一片蓝海——半固态电池的航船正率先靠岸,而全固态的灯塔仍在远方闪烁。我们认为此刻要做的,是看清脚下坚实的甲板,同时不忘校准远方的星辰。
#基金经理说#
#10月你看好哪些投资赛道?#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设备订单暴增#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