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领域迎来了密集的政策催化。10月15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9月4日,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支持全固态电池技术研究,多家车企也宣布在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
此外,当人们还在关注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时,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再传捷报:中科院物理所等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一举突破了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有望极大缓解“里程焦虑”。
据科技部透露,全国新能源车累计销售已破4000万辆,连续十年全球第一。9月欧洲九国新能源车销量31.12万辆,同比34%。新能源车的畅销,推动了动力电池高增长。
总的来看,支持政策加码和技术进步,加速了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进程。
此外,储能需求的高速发展,成就了固态电池的第二增长曲线。近期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提出,到 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今年来国内容量电价补偿拉动储能需求超预期,欧洲和新兴市场持续高增,储能行业将保持高景气扩张。
固态电池在机器人和飞行汽车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马斯克宣布将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国内的宇树、智元机器人进展不断,催化了机器人节奏。长安、吉利、广汽、小鹏等车企发力飞行汽车,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美元。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还解决了电动垂直飞行器“续航短、负重高”、人形机器人“低温性能衰减”等行业难题,是这些领域的首选。
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的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40%,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这一背景下,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成为了投资者的关注焦点,该产品跟踪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聚焦于储能和固态电池领域,投资者布局新能源资产的较好工具。
$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发起式A(OTCFUND|018379)$
$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