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后的市场虽有震荡,但新兴产业在行业高景气度的催化下,仍推动创业板指数为代表的指数表现出韧性。
本轮行情中,科技成长风格的表现颇为亮眼,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一支“主力部队”。创业板成分股主要分布在电新、电子、计算机和医药生物等行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指数的表现向好。创业板该指年内涨幅41.29%,近一年涨幅45.06%,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10.15)
那么,如何看待创业板的后市机会呢?
随着居民“存款搬家”和险资等长期资金入市,创业板有望继续吸引增量资金,后续表现仍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对此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创业板正逐步形成一个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成长板块格局。
与此同时,创业板也受益于中国资产的重估。长江证券认为,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若市场短期上涨较快或导致波动加大,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预计仍将走出“慢牛”趋势。
华安证券指出,10月仍有较多积极因素,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成长风格的业绩大概率继续兑现,预计成长风格 10 月底至 11 月初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行情,光伏、锂电、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值得关注。
以上细分领域,正好是创业板的覆盖范围,有利于指数的继续表现。长期来看,创业板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据招商证券统计,从2010年6月1日创业板指成立至2025年8月29日,创业板指的年化收益率为7.42%,优于沪深 300(3.32%),中证 500(3.71%)、中证 1000(4.02%)。(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统计区间为2015/8/30-2025/8/29)
总的来看,创业板孕育了一大批新兴成长企业,兼具价值与成长的属性,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对于希望借助创业板指数捕捉新兴产业机会的投资者来说,通过指数增强的方式进行投资,追求超越目标指数的投资收益,或是一种不错的参与方式。万家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采用量化多因子选股策略,力争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为新兴产业投资提供了一个新选项,值得投资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