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扶持计划# 银行指数基金逆市走强,防御策略主导市场风格转换震荡市中,资金正悄然向银行板块聚集,寻求价值的“压舱石”。
今日A股市场风云突变,各大指数出现显著分化。上证指数微跌0.62%,而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下挫2.54%和3.99%,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下跌。
与此同时,银行板块却逆市走强,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82%,A股42只银行股全线飘红。城农商行表现尤为亮眼,重庆银行领涨6.68%,渝农商行涨近6%,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也涨幅超过3%。
市场资金正借道银行ETF积极布局,行业龙头银行ETF(512800)单日成交额高达33.74亿元,创2017年上市以来新高。
01 市场波动与防御需求上升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关税不确定性冲击市场情绪,催生了强烈的防御性配置需求。当科技股等高估值资产遭遇大幅抛售时,资金自然流向估值低、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
银行股以其稳健的特性成为避险资金的首选。今日盘中,科技方向带头向下,半导体、通信等热门题材全线重挫,防御风格迅速占据市场主导。
这种行情特征符合四季度典型的市场规律。回顾历史表现,四季度通常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以“稳”为主和布局次年景气主线。
市场在当前位置进行“换挡”可能性增大,焦点部分转移至大金融、顺周期、红利等方向。
02 银行板块的内在投资价值银行板块当前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在于其极低的估值水平。截至10月13日,银行板块(中证银行指数)PB估值仅为0.67倍,处于近10年37%分位点的低位。
低估值不仅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也带来了颇具吸引度的股息收益率。当前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达4.2%,对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具有明显利差优势。
银行板块的业绩确定性较高,政策层面重视稳息差、预防尾部风险,银行核心业务盈利有望持续改善。随着资产质量担忧缓释,股息持续性增强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03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面支撑银行业基本面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四季度多家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百亿元级减负”行动有序推进。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夯实银行资产质量,为未来业绩释放创造条件。
从政策层面看,政策组合拳有望为银行基本面带来支撑。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资负两端利率传导效率加强,有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
近期,银行股东和管理层也频频释放信心信号。年内已有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股东披露增持公告,华夏银行、浙商银行等也公告了高管增持自家银行股份。
产业资本的真金白银投入,为银行股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04 资金流向与机构布局敏锐的资金已经开始行动。上交所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近4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合计18.94亿元,最新规模升至158.98亿元,续刷历史新高。
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的态度也发生显著转变。最新披露的基金持仓数据显示,一向被低配的银行板块在今年一季度获得了多只基金的青睐。
例如,金信智能中国2025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银行股。
保险机构也频频举牌上市银行。年内已有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中信银行H股以及杭州银行被险企举牌。
这些长线资金的配置需求成为银行股的重要支撑力量。
05 未来展望与投资策略对于银行板块的后市表现,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华泰证券认为,四季度资金有避险需求,叠加年底日历效应,银行短期胜率有望改善。
中期维度,银行核心业务盈利有望持续改善,股息持续性将增强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
银河证券指出,关税不确定性加剧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催生防御性配置需求,带来银行配置机遇。银行板块分红稳定,且经过一段时期回调后股息率性价比回升,红利价值有望吸引更多避险资金流入。
从投资策略角度,银行板块当前具有攻守兼备的特性。市场下跌时,低估值和高股息提供下行保护;市场回暖时,估值修复空间可观。
对于普通投资者,通过银行ETF(如512800)布局不失为一个高效选择。银行ETF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银行,是跟踪银行板块整体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四季度市场风格正在重新平衡,资金从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向低估值的金融板块转移。历史经验表明,四季度市场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风格再平衡”,前三季度表现相对落后的板块有望迎来补涨机会。
银行板块的走强并非孤立现象,食品饮料等防御性板块今日同样逆势上涨。这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偏好正在转向具备稳健基本面和低估值的行业。
随着四季度政策密集期到来,任何积极因素都可能成为银行股上涨的催化剂。银行板块有望延续当前走势,为投资者在震荡市中提供一片难得的“避风港”。@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