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3号会迎来今年下半年最受关注的大事件——“十五五”规划,作为我们经济政策的核心框架,五年规划不仅指引着中长期发展方向,历史上也多次催生了结构性上涨行情,所以非常值得关注。
今天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过去4轮五年规划会议前后的市场表现,并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做一些前瞻展望。
从整体规律来看,会议召开前两周,大盘指数上涨概率高达100%,而会议结束的后一周,小盘指数的表现更好。

分行业来看,国防军工、有色、银行这些板块在会议前两周的表现通常较好,而会议后的一周内则普遍迎来密集的行情爆发期。所以,从短期来看,五年规划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波机遇。

具体来看历次的五年规划,会发现不同的政策主线,直接决定了后续几年的行业轮动逻辑。
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会后五年,美容护理行业相较万得全A指数的超额收益超过100%,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地产这些大消费板块也普遍走强。另外,规划也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推动了机械设备板块的产业升级行情。

十二五继续强调“扩大消费需求”,会后一年,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板块超额收益分别超过30%和10%。同时,规划中明确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主题也在规划期内表现突出。

十三五期间,我们熟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传统周期行业的产能出清。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水泥、钢铁、铝、煤炭等行业在一年半时间里累计涨幅分别达到约61%、70%、37%和48%,走出了一轮典型的周期性牛市。

即将收尾的 “十四五”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点突出了科技自主与供应链安全。虽然期间市场波动加大,但从去年“924”行情以来,CPO、稀土、人工智能等相关板块表现非常亮眼。

五年规划本质上是一种时序性安排,具有很高的确定性,它不仅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预期,也直接引导甚至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虽然现在十五五规划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我们其实已经可以从一些权威信号中看出端倪。今年国庆期间,人民日报连发了八篇钟才文署名的文章。这个署名是财经委员会发表重要专论的署名,直接反映了上面的态度。其中10月8日发布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一文中,就明确点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六大机遇: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红利、消费扩容升级、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
此外,综合各大机构的研判,“内需”与“新质生产力”预计将会是贯穿“十五五”规划的两条核心主线。
那后面规划正式发布后,我也会为大家带来更深入的解读。记得关注哦,我们明天见。
$华夏磐泰混合C(OTCFUND|013360)$;$中邮纯债恒利债券C(OTCFUND|002277)$;$国泰多策略收益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