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0 16:02:41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海南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精神病。精神疾病种类很多,比方说抑郁症啊、狂躁症啊,结合前面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精神病。
精神疾病种类很多,比方说抑郁症啊、狂躁症啊,结合前面这两样的双向情感障碍。还有幻觉、幻听、妄想等等。
我前几年在闭门写书的那段时间,一边要疯狂赶稿,一边要每天写文、录视频,还要照顾家人,然后就出现了短暂的焦虑症状。
经大夫开导,放下很多工作,减少压力,没事经常出门溜达,之后才逐渐痊愈的。
可见,精神类疾病,离我们每个人都是很近的。

我们现在常见的,是新闻里面“某某、大学生、博士生、青椒导师,轻生”的新闻。
这些新闻往往与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有关的,比方说已经到了抑郁症很严重的状态。
那估计有人要奇怪了,比方说某位,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患病了。他班上那么多人,为啥只有他患病了?为啥只有他病的这么重呢?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精神科医生做的分享。
这位医生叫姚灏,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网络上知名的宛平南路600号)。
他提到了一个精神疾病的“压力-易感性”模型,见图1

这个模型,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压力易感性不一样。

有的人极其耐压,压力都山大了,他也没啥太大感觉,该吃吃该睡睡;
而有的人不太耐压,稍微有点压力,他就很难受了。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但也都是有个阈值的。
如果压力超过我们能承受的阈值,就会出现精神类的疾病。
因此我才说,我们人人都有可能是精神病。

当然,压力并不仅仅是学业压力,还包括家庭压力(比方说娃小的时候爹妈离婚了、或者爹妈对娃完全不管、或者爹妈对娃管的太严),社会压力(比方说班级里老师的评价、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现在经常出现的网暴),情感压力(比方说男女朋友分手了、婚姻破裂了、还有刚生完娃老公噼腿了),收入压力(比方说家里太穷,或者突然失业),工作压力(比方说天天加班,老板死命催活),等等。

这些压力,对我们都有影响。
只要综合压力够大,人就会处于精神疾病状态。
比方说,一个人,家里刚出了问题,亲人去世了;工作又出了问题,失业了;情感也出点问题,配偶出轨了。
几件事压在一起,压力超过了阈值,人就得病了。

所以,为了预防精神类疾病,我们要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了解。
我们是压力易感型,还是不易感型。
如果是压力易感型,那就要远离压力太大的环境。
比方说,我家娃就属于压力易感型,那就没必要让他去卷什么竞赛,搞什么竞技。
平平安安活着就行了,想要的不能太多。
健康就是福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