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角度看,甲骨文的报道反映出市场对于AI的态度,已经从预期转向业绩。
AI不能只有高速增长的营收预期,更要看到实实在在的盈利。
AI公司的利润率与市场期待的持续向好故事严重脱节,高速增长不能带来足够多的利润。
整个AI基础设施的商业逻辑需要被重新审视,这才是市场最担心的鬼故事。
A股的类似甲骨文这样的数据中心相关的股票,节后恐怕也得谨慎一些。
10月依然围绕科技方向芯片半导体算力,能源方向,有色金属方向,别追高,分岐是买点!
回顾整个国庆假期,美股市场除了政府关门影响比较大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每天都有AI方面新消息,市场焦点完全集中在AI领域。
亚太这边兴起了高市早苗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新首相,市场普遍预期安倍经济学可能回归,日本加息进程放缓,政策重新回到宽财政、宽货币的路线。
受此影响,日元套息交易回归,日经指数上涨6%以上,不过日元汇率下跌了3.1%,对冲之后日经实际涨幅在3%左右。
港股在假期交易了4天,只有10.1当天大涨,随后连续调整。
这期间,最值得注意的是港股科技股,尤其是互联网板块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市场正在将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逻辑,从过去偏消费股转向科技股,与海外龙头看齐。
这种估值逻辑的改变,不会像业绩驱动那样直接见效,更偏向于观点转变,需要AI大模型推进、加大算力投资等实质性事件来佐证。
由此可见,科技产业催化,仍然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科技成长板块来说,当前面临比较大的问题,是双创指数节前连续大涨,短期积累了较多获利盘,增加了交易难度。
再往后看,市场可能面临需求侧验证期、缺乏新的结构性亮点以及科技板块长期性价比降低三个挑战。届时市场可能进入一个休整期,等待供需格局拐点。
整个四季度,A股市场还要警惕重要事件影响。
先是十月下旬的重要会议,将明确未来五年相关产业的战略布局,可能会催生一波短线热点行情,对市场风险偏好有提振作用。
再是十一月初的APEC会议,在会议前,中美关系大概率会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过要提防会后双方在贸易、出口技术管制等议题上的分歧,限制市场交易热情。
最后是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政策指引至关重要。
综合下来,节后市场的交易难度将逐渐增加,尤其是10月下旬指数到4000点后,交易难度可能进一步提高。
4000点这一关,没这么容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