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上刷视频时,发现某音给我推荐了好几位野鸡财经博主,都在讲“央行将于10月9日开展1.1万亿买断式逆回购,大盘即将涨停”的内容。

当时心里确实有些无奈,忍不住想:“平台怎么总给我推这些内容呢?”其实逆回购是央行为债券市场补充流动性的工具,跟股市并没有直接关系,更谈不上什么“大盘涨停”了。
不过转念一想,对这类内容如果太较真,反而容易陷入情绪里。自媒体的本质,更像是“传播学”的一种延伸。既然重点是传播,那么为了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往往就会倾向于“迎合观众预期”。
如果你拍视频说“央妈这1.1万亿逆回购其实和股市关系不大,大家假期安心休息就好”,那估计没多少人愿意点开。但如果说“央妈出手万亿,股市即将涨停”,反而容易吸引不少关注,收获不少点赞。
所以你看,基于自媒体传播逻辑的所谓“投资信息”,常常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循环。比如常听到的“亏了别轻易卖”“要做波段”“卖飞了就别再接回来”,这些理念在实际投资中效果往往不佳,但因为契合部分人的心理,反而在各种平台广为流传。
而且从行为金融学的“反身性”角度来看,我们还真不能忽视传播对市场产生的实际影响。
就拿这条视频来说,目前有2320个点赞。这个量级或许还不至于影响大盘。可如果这条内容被罗永浩、老胡这类粉丝众多的大V转发,再得到官方媒体的正面报道,点赞数如果达到2.3亿,那节后大盘高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之前看过视频的人也会觉得:“这博主说得真准!”
到那时候,这位博主说不定真能靠推荐影响个股走势了……
股市在短期内,有时候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而更像一个“凝聚共识”的角力场。只要认同某个观点的人足够多、声量足够大,那么即便是并不合理的预期,也可能在短期内成为现实。
就像我十年前就质疑过的乐视,当时我觉得它的商业模式不太站得住脚,但它一度成为创业板市值第一的公司。
这说明,哪怕是一群认知能力普通的投资者,只要形成了足够强大的共识——哪怕这个共识本身并不正确——也足以推动一只股票走出惊人的行情。
或许,这就是投资市场既让人困惑,又充满魅力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