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小区大门,就听到楼上妇女的大声质问——这日子还过不过?
我们小区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我感觉平时挺和谐的。怎么今天一大早就有吵架的呢?我想去劝,又彼此不认识,夫妻吵架,我怎么劝啊?我平时说话就一个劲地“喷”,更不会察言观色。
我赶紧走,带着小孩去沙滩玩一下,等到十点,阳光就灼热了。还是以往的模式,她玩她的沙子,我在一旁看着。一会儿,她身边就有很多小孩,他们各自带工具,自己玩,家长有一起挖沙子,更多家长跟我一样。
没看时间,突然有一位年青的爸爸对小女孩说——我跟妈妈离婚,你跟爸爸还是妈妈?小女孩没有回答,一旁的妈妈看着小孩要哭赶紧抱抱,最后爸爸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都什么情况,我竟无意中被动地接收“离婚”信息。是不是我的婚姻也出问题啦?在回家的路上,我开始“瞎想”。
结婚之初,妻子都说我好,有些小毛病,但她可以忍受。她的毛病我也能体谅。有性生活,但频率不高。吵架也吵,但感情一直稳定。现在有了小孩,小孩的一些坏习惯,都说是我遗传的,什么不爱干净,脏衣服就上床。我都听烦了。我现在一般是沉默,微信也不跟妻子说,电话就更加没有,说不到一起去。
一般,我睡客厅沙发。小孩跟妈睡一间房,我妈妈来照顾我们时,住另一间房。回老家,我就住我妈妈那间房。我们就这样分居了。之前,我提过“离婚”。妻子说要给孩子一个至少形式上完整的家,我们各自过各自的。我一开始不同意,想不通两个不相爱人还要在一起。
后来,有一次我把我们情况说给我妈妈听,憋在心里实在是难受。妈妈的原话——不要离,孩子是无辜的。然后,她讲了自己怎么忍着跟我爸爸过日子支撑这个家的“心酸史”。
怎么现在轮到我了呢?但是我的角色是“爸爸”。在我妈妈与我爸爸之间,我是偏袒妈妈的,感觉爸爸可有可无。要是离婚的话,我跟着妈妈生活,我不知道会恨爸爸,还是希望爸爸回来呢!
现在,妻子想买新房,嫌房子小,幼儿园老师也说了要给小孩一个写字的地方,还要给我一间“独立”房间,担心我睡沙发对身体不好。我一听就“火大”,现在买房子说得这么好听。我冷冷地回了句——睡沙发挺好。
我现在手头是有点钱,但我不愿意出。买了大房子,我们更可能“离婚”。住小房子,我们还能包容一下,彼此克制。真要是住大房子,我会不会把“小三”邀请到我“独立”的房间?我可说不准。
原来我的婚姻也是“岌岌可危”,只不过没有“爆发”,我可能在逃避,也可能在忍受。现在,我似乎有点理解我爸爸了,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她在忍受,爸爸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