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无疑是当前市场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但面对琳琅满目的AI指数基金,投资者常常感到困惑。随着2025年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出台,AI产业迎来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如何精准选择指数基金成为把握投资机会的关键。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人工智能指数基金主要跟踪五大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指数和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这些指数在板块侧重、行业分布和风险收益特征上各有千秋。投资者应该怎么选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核心差异:三方面看清指数本质
板块定位与成分股结构是区分不同AI指数的主要维度。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从创业板市场选取50家AI主业公司,平均市值约259亿元,风格偏中小盘。科创人工智能指数:聚焦科创板,选取30家市值较大的AI企业,平均市值约336亿元,科技属性更纯粹。
行业分布直接决定了指数的收益来源和风险特征。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在通信领域权重高达50%,前三大成分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均为光模块龙头,合计权重超45%。相比之下,科创AI指数更侧重电子(半导体)领域,权重达47.8%,聚焦寒武纪、澜起科技等芯片企业,几乎不配置通信板块。
风险收益特征方面,创业板AI指数长期收益领先。
数据显示,截止9月18日,创业板AI指数连续两年跑赢同类AI指数,基日以来上涨超419%,更是大幅领先同类,或为捕捉人工智能投资机会的优选。
02 创业板AI指数:为何成为领跑者?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之所以表现突出,源于其精准的产业定位和成分股结构。
指数编制方法上,创业板AI指数设置了权重调整因子,使存算和网络设备、数据和软件服务领域的单只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0%,场景应用领域单只样本股权重不超过2%,确保投资组合既聚焦核心又不过度集中。
研发投入是科技公司的重要竞争力。创业板AI指数成分股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8.32%,显著高于创业板指数4.43%的水平,凸显其技术驱动特征。而且,创业板AI指数与全球AI产业发展趋势深度绑定,光模块作为AI算力网络的关键环节,是创业板AI指数的核心配置领域,权重超45%。随着北美云巨头资本开支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等成分股订单已排至2026年,业绩高度可见。
所以追求高增长、更大投资弹性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及相关ETF联接基金,这类产品更适合把握全球AI算力建设周期,分享光模块等高景气环节的增长红利。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A(OTCFUND|025492)$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5493)$(上车可以领取20元红包)

#特朗普挥关税大棒:药品或遭高关税# #9月游戏版号发放 景气度或超预期# #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致敬“924行情”# #“924行情”一周年 你赚了多少?# #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2734)$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 $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A(OTCFUND|005844)$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C(OTCFUND|018957)$ $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68)$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3309)$ $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OTCFUND|01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