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热点回顾与分析
上周市场震荡,成交维持相对高位。市场表现方面,上证指数涨 0.21%,深证成指涨 1.06%,创业板指涨 1.96%;上证 50 涨 1.07%,沪深 300 涨 1.07%,中证 500 涨 0.98%,中证 1000 跌 0.55%,中证 2000 跌 1.79%,中证红利跌 0.25%。交投活跃度有所回落,上周沪深日均成交金额为 2.30 万亿,前值为 2.49 万亿。行业层面,上周上涨靠前的行业是电力设备(3.86%)、有色金属(3.52%)、电子(3.51%)、环保(1.06%)和传媒(0.63%);下跌靠前的行业是社会服务(-5.92%)、综合(-4.61%)、商贸零售(-4.32%)、轻工制造(-2.71%)和纺织服饰(-2.59%)。
国内方面:(1)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中提及:截至今年 6 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 470 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 20 年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金管局数据显示当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 500 万亿元,5 年来年均增长 9%;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 100万亿元;“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 7 万亿元,支持近 2000 万套住房建设交付。证监会主席表示,当前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 1/4;截至 8 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 21.4 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32%。外汇局局长介绍,7 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 10 万亿元。(2)部分上游行业稳增长方案发布。钢铁、建材、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先后发布,明确行业未来增加值及营业收入等目标,同时方案聚焦稳增长和防内卷,提出实施产能产量调控,防范过剩风险等多方面举措。(3)AI产业进一步突破。9 月 24 日,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阿里正积极推进 3800 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同时阿里在 2025 年云栖大会发布七款大模型产品,其中Qwen3-Max是阿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
海外方面:美国8 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 2.9%,符合市场预期。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内部就未来货币政策路径分歧较大,同时多位官员支持采用通胀目标范围替代现行 2%精确目标。关税方面,近期特朗普宣布自10 月 1 日起对厨房橱柜、进口家具等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但对于欧盟、日本等已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的贸易伙伴,美国将继续遵守协定中规定的 15%关税上限,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再次抬升。
后市研判 (3-6个月)
权益市场大势上我们保持积极态度。一是,中国股市的无风险利率实质性降低,中长期资金和民间资本入市已进入历史转折点。二是,人民币由过去的贬值预期转向稳定甚至略升值的预期,也是中国资产重估的重要推力。三是,虽然当前宏观基本面的中期需求并不明确,但向后展望供给逐渐收缩较为确定,因此并不需要很高的收入增速即可支撑企业盈利的改善;不需要强复苏,只需要弱复苏就已经是改善;因此企业盈利增速展望2026年好于2025年,而2025年下半年即便盈利能力有波折,但2024年全A两非利润的低基数效应,可以给2025年4季度带来带来一个可观的表观增速,因此预期2025年下半年市场中枢整体抬升。
建议配置的行业
行业配置上,近期关注:(1)市场将会继续沿着低渗透率赛道展开,8个核心方向(AI/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半导体主可控/创新药/新消费/军工(军贸、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仍然是目前的赛道主线;(2)受益于涨价相关资源品方向,如小金属、工业金属、贵金属。
风险提示:上述观点仅代表长安基金观点,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不表明本公司对投资做出任何判断或倾向意见。投资人应谨慎投资,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长安宏观策略混合C(OTCFUND|016579)$$长安鑫兴混合C(OTCFUND|005187)$$长安裕隆混合C(OTCFUND|005744)$
#牛市旗手回归?券商板块异动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