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强势,消息面上我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

市场热点
9月29日,板块表现上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强势,消息面上,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相关成果已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政策持续发力支持,近期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领域的热情持续高涨。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固态电池(884167.TI)指数涨幅达50.4%,远超同期A股各类主要指数。同期北证50指数涨幅47.33%,科创50指数涨幅46.71%科创综指涨幅49.37%。
全固态电池何时能进入量产阶段?
固态电池研发始于 1970 年代,历经基础研究期(1970s-1990s)、技术突破期(2000-2015年,离子电导率达标),现处于产业化准备期(2015 年至今)。
当前多技术路线并进:中国氧化物路线领先(清陶建成固态电池量产线、卫蓝半固态电池已装车),日本硫化物路线蓄势(丰田计划 2027-2028 年量产),聚合物路线在特定场景应用。政策端,中、欧、美、日均加大资金支持,2025 年被视为“商业化元年”,全球规划产能超 100GWh,产业从技术研发转向工程化攻坚,2027-2028 年为全固态电池量产关键期。
固态电池的后续落地场景有哪些?
固态电池作为新型电池技术,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机器人、新能车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对固态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市场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技术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渗透率达10%。
新能源汽车:未来批量装车可期,提升续航与安全;
低空经济:高能量密度 + 快充能力是刚需;
机器人:持久续航,叠加轻量化优势。
固态电池涨了这么多,还能上车吗?
我们判断,固态电池板块或迎来较长时间的行情周期,当前行情仍处于启动初期。当前产业正处于小试阶段向中试阶段切换的关键节点,且年底有望迎来电池厂商中试线采购的预期催化,进一步印证板块行情的起步属性。不过板块短期已积累一定涨幅,从投资理性角度出发,不建议投资者追高入场;若后续市场出现调整窗口,且在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可适时考虑参与布局,避免追高导致短期投资体验不佳。
从长期配置视角看,当前位置仍具备较高布局价值,若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 建议投资者或可采用分批建仓或定投的策略逐步布局,以更好地把握板块长期行情投资机会。
$创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股票A(OTCFUND|011142)$
$创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股票C(OTCFUND|011143)$
(上述观点、看法、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变化,个股/基金信息仅作为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投资目标,对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牛市旗手回归?券商板块异动拉升#
#固态电池最新突破:能量密度创新高#
#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