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创业板指接连站上3000点、3100点等整数关口,再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而横向对比来看,创业板指的表现也相当出色,截至9月19日,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44.33%,跑赢同期上证指数(13.97%)、深证成指(25.51%)、中证A500(17.89%)、科创50(37.79%)等其他主流宽基指数的表现。
图1:主流宽基指数今年以来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年9月19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迎来高光时刻的创业板指数,一举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但越是行情火热,投资之前便越要“做好功课”。创业板具有怎样的指数特征?投资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让我们慢慢道来。
创业板指数有何特征?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其成份股高度集中于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覆盖了创业板9成以上的市值。
今年6月,指数在编制方案上进行了两项调整,一是剔除国证ESG评级在B级以下的股票,二是引入个股权重上限机制,进一步提升指数的表征作用和投资功能。
从指数特征来看,目前创业板指数的特点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3点。
01 高成长性
从行业分布看,创业板指数的前五大权重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27.39%)、通信(17.41%)、电子(14.29%)、医药生物(9.81%)和非银金融(7.84%),这一结构显然体现了指数“创新成长”的定位。另外,Wind数据显示,根据2025年中报,创业板指数上半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6.84%,也要高于同期其他主流宽基指数。
图2:创业板指数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年9月19日,采用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今年,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加速融合,一批具有现象级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在资本市场中,成长风格风头正劲。而创业板指数的“含科量”高,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兼有高成长与高景气特征,这或许正是其今年行情走强的关键原因。
02 高波动性
和主板蓝筹属性明显的宽基指数相比,创业板指数的波动性明显更高。自2010年6月1日指数发布以来,其年化波动率接近30%。即使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横向对比,创业板指数近5年的年化波动率同样也位居前列。
图3:近5年主流宽基指数波动率对比

数据来源:Wind, 2020年9月19日至2025年9月19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高波动性一方面意味着指数具有较高的收益弹性,如果遇上牛市行情,往往展现出更强的上行“爆发力”。但这种弹性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市场转弱时,指数也很可能面临更快的下跌速度和更深的调整幅度。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大家就要在享受指数快速上涨的同时,做好承受较大回撤的心理准备。
03 估值仍有一定空间
有些朋友可能会关心:创业板已经涨了这么多,会不会已经太“贵”了呢?
以市盈率(PE-TTM)指标来看,目前创业板指数的数值为43.4,处于近10年中49.20%分位水平。和年初比起来,指数的估值肯定是有所上升的,但拉长时间来看,过去10年里有超过一半的时间,估值水平比现在更高,而横向对比,指数的估值分位也有相对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仍有不少资金继续流入创业板的原因。
图4:各大主流宽基近10年市盈率分位水平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年9月19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想投资创业板指数,要注意什么?诚然,现在创业板指数的热度很高,但我们也不要盲目跟风,投资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否适合投资该指数。
创业板指数现在虽说有政策、流动性、估值等多方面“BUFF”的加持,但高波动性同样不容忽视。自发布以来,其最大回撤曾接近70%,因此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即使有投资需求,也不要把它当作“暴富的门票”,而是要作为资产配置中的一环。
在具体的投资方式上,针对指数高波动的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平滑风险,提高胜算。
例如在时间维度上,定投就是一种可以和它相搭配的策略,主要起到分散风险、摊薄成本的效果;在空间维度上,它可以在资产配置中作为进取型资产的代表,与稳健型资产进行搭配,帮我们实现“核心-卫星”策略或杠铃策略。
创业板指数就像是一位性格鲜明的老朋友,高成长性赋予了它长期向上的动力,高波动性又要求我们理性对待、谨慎参与。只有大家明确投资目标,牢记“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参与方式,它才能成为我们投资路上的好伙伴。
$广发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03765)$$广发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03766)$$广发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E(OTCFUND|019817)$$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A(OTCFUND|025195)$$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C(OTCFUND|025196)$
《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