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从去年开始,已经逐步成为我们的重点关注方向之一,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的新能源车其实也算是新消费,这一点在之前的观点与大家有讲解过。我们为什么看好新消费,这与我们现在所处在的时代大背景有关。在经历了多年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和规模扩张之后,中国消费市场正在悄然发生一场深刻的转变。
我们认为,“反内卷”将不再只是一个流行词汇,而是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行业的主流发展逻辑,并可能在未来数年中持续塑造市场格局。无论是实体产品、服务体验还是内容创作,也无论是汽车、地产这类大宗消费,还是超市、快餐等日常高频消费,都将涌现出一批以“品质优先、合理定价”为核心策略的企业。它们拒绝陷入无差异的低价竞争,而是通过真正提升产品力和用户体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构建起可持续的品牌资产。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根本性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性价比”,而是追求“质价比”。他们愿意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具备独特价值主张的产品和服务支付合理溢价,同时厌恶盲目品牌溢价和低质低价策略。这一变化在Z世代和新兴中产阶层中尤为明显——他们注重体验、审美、健康和社会价值,追求消费的理性与意义感,而非单纯的数量和低价。这意味着,过去那种依靠流量红利、补贴大战和规模效应的内卷式竞争正在失效。
从行业层面来看,“反内卷”趋势正在多个领域逐步落地。例如,在汽车行业,一些新兴品牌不再一味堆砌配置或压低价格,而是聚焦于驾驶质感、智能体验和售后服务,用真正差异化的产品力实现突破;在餐饮行业,一批注重食材溯源、用餐体验和文化表达的餐厅正在崛起,与标准化快餐形成鲜明对比;甚至是在内容行业,用户也逐渐厌倦了低质短视频的泛滥,转向愿意为优质深度内容付费。这些现象均表明,市场正从“量”的竞争转向“质”的竞争,从“拼速度”转向“拼耐力”。
当然,这也对投资逻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更加关注那些具备长期品牌思维、供应链控制能力强、研发投入持续且用户口碑良好的企业。它们或许在短期内增速不那么耀眼,但却更有可能在“反内卷”时代赢得持续增长的动力。总而言之,“反内卷”不仅仅是一时的市场现象,更可能成为中国消费市场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它的核心在于企业回归本质——聚焦产品、尊重用户、崇尚效率而非仅仅规模。在这个过程中,一批真正具备品牌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迎来属于它们的时代。
$信澳博见成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C(OTCFUND|016811)$
$信澳博见成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A(OTCFUND|016810)$
#基金经理说#
#9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
#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