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将用50亿美元投资多年的老对手因特尔。
在发布会上,老黄罕见地脱下标志性皮衣,换上西装,与刚上任不久的因特尔CEO陈立武一起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这俩其实还挺互补的。
英特尔是CPU强,英伟达是GPU厉害,家里有台电脑的就知道,英特尔是做中央处理器的,英伟达是做显卡的。
长久以来,CPU加独立GPU的方案,因为体积和效率的问题到达瓶颈,没法覆盖到轻薄本领域。
在这次合作后,因特尔就可以将自己的x86 CPU和英伟达GPU芯粒结合在一起,推出一个强大的组合芯片。对英伟达而言,这个合作解决了自己开发的巨大不确定性,对于因特尔而言,则弥补了公司在GPU领域竞争力不足的短板。
这样电脑可以性能更强,有希望共同定义并加速AIPC的发展,彻底改变PC市场格局。
而且,英特尔将为英伟达的AI基础设施平台定制专用的x86架构CPU,为企业客户提供了英伟达ARM架构CPU之外的第二个选择。
这样一来,企业用户就可以保留熟悉的x86软件生态和兼容性 ,同时享受到超高带宽,从而降低了被ARM抢走客户的风险。
对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也是个好事儿。
这次“联姻”对于双方而言,无疑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英特尔近年来本就腹背受敌,在错过移动和AI浪潮,CPU市场又被AMD蚕食的情况下,芯片代工业务还面临着巨额亏损和技术落后的窘境。
英伟达的50亿美元,不仅表现在账面上,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一张信心票,让市场能够高看一眼。
英伟达这边,更像是老黄的布局。
英伟达之所有今天的霸主地位,核心护城河就是CUDA生态。不过随着大模型发展太多太快,上层AI框架高度抽象,CUDA生态隐隐有被架空的态势。
这时候,一条全新、更底层、更难绕过的硬件护城河,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条新护城河,老黄选择了互联协议。
用NVLink去取代行业通用标准PCle,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底层连接标准。
到那个时候,任何芯片接入这个高性能生态,都必须兼容NVLink协议。这样一来,英伟达也可以像高通一样,通过授权和认证,从每一个硬件中收取费用。
这其中关键一步,就是要把因特尔主导的PCle开放联盟瓦解。
50亿美元的投资,相当于瓦解掉了PCle联盟的核心,当英伟达将自己研发的高速互联技术NVLink引入英特尔体系,能让CPU与GPU之间能够实现更高带宽、更低延迟的直连,最大程度上提升协同效率后,一个由英伟达主导的联盟,将呼之欲出。
有了英特尔之后的英伟达,更强了。
对于我们来说,这又是中美AI竞争的一个重大考验。
现在,你能看明白为什么要对英伟达出招,又是为什么我们国内半导体领域下半年开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兼并、整合浪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