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芯片引起市场热潮后,华为也亮剑了。
昨天2025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一口气发布了多款重磅芯片和集群产品,
在大会上,华为明确了昇腾的核心战略,以硬件为根基,全面开源上层软件生态。
CANN异构计算架构、MindSpore全场景AI框架、乃至盘古大模型等核心软件工具全部开源。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上周海光信息也搞了开源,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国内顶尖芯片厂商的共识,那就是搞开源来构建最广泛的生态联盟,将客户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形成护城河。
华为这次还说了一个点,未来国内算力的迭代,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次先进”或“非最先进”的制造工艺。
这意味着,在顶尖GKJ被卡脖子的情况下,必须想办法弯道超车。
所以Chiplet小芯片、增强互联技术可能将成为未来国产算力的发力点,对国产封装、连接器、交换机这些板块是利好。
华为官方还清晰地公布出未来数年的昇腾AI芯片迭代规划,一直到28年。
这里规划的是2028年的昇腾970,性能目标再次翻倍,最终达到惊人的4000 TFLOPS级别。
这里要科普一下,4000TFLOPS的算力目标,相较于当前910B提升了整整5倍,现有国产半导体技术水平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背后强烈暗示着,华为对未来几年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的突破,抱有极大信心。
除了AI芯片,华为在CPU和集群技术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超级集群方面,是华为应对制程限制、达到超大算力的王牌,华为用上了自己的通信协议,它未来的Atlas 960 SuperPOD发布,将会实现超过15,000张卡的互联,实现超大算力。
华为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不仅是一场产品迭代,更是一次自信宣言。
从一年一代、性能翻倍的昇腾芯片,到全球领先的万卡互联集群,再到软件开源、硬件固化的生态战略,华为正以系统性的创新,在严苛限制和制裁下,仍然走出一条中国自主可控的AI算力崛起之路。
国产算力,依然方兴未艾。
回到市场。
今天市场热议一件事,宇宙行早盘跌幅一度超过2%,近一年来首次在技术上跌破半年线,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牛熊分界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最核心、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里的钱,正在从以往关注度很高的银行板块,悄悄流到科技成长里。
这种转变就像是吃饭一样,之前大家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更钟爱能够饱腹的主食,也就是红利方向,到了现在,市场一片热火朝天,科技成长就像外观精致、充满想象力的甜品,更容易受到喜爱。
这种思维上的变化是怎么形成的呢?
核心动力是投资者们整体风险偏好在提升。
之前大家买债券、买高股息,无非是对我们经济未来没有足够的信心,现在在反内卷、科技一轮又一轮的爆发下,大家突然觉得未来前景应该不错,市场流动性充足后,资金更愿意去冒险尝试。
这时候,已经没有多少性价比的银行股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大规模的机构资金流出,去换到更高收益弹性的方向。
体现在盘面上,我们就会看到,自7月11日以来,银行板块高位盘整,而同期科创50、创业板50等指数则大幅上涨。
让很多之前死守在里面的资金体会了一把在踏空的滋味。
我之前对看空银行的观点表达得很明确了。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7月份的话,是不是又有不一样的体会呢?
指数在昨天疯狂星期四后平静了一些,全天震荡整理,量能缩了8113亿。
个股方面还是跌多涨少,1911只个股飘红,3404只个股走低,平均股价跌了0.61%,赚钱效应一般。
我知道现在很多人担心A股到底会不会走坏,在这里我还是保持昨天的观点:
3800点一线的重要支撑需要重点关注,极限到3750,破了才要考虑减仓。
当前,牛市没有结束。
至于外资怎么看待现在的A股市场,我觉得可以从今天圈里传的很疯的这篇高盛研报中找到答案。
在研报中,高盛列出了当前市场最关心的十个核心问题,我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说一下。
在高盛眼里,这次由流动性驱动的牛市并不是我们这里独有。
放眼全球,有很多股票市场都脱离了基本面,全是靠流动性支撑的上涨行情。在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市场中,有8个正处于或接近历史高点。
那这种行情可以持续吗?慢牛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答案是盈利才是牛市持续的关键,流动性则是牛市的必要条件。
根据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中,A股和港股经历的47次涨幅超过20%的牛市,估值提升贡献了平均80%的涨幅,是绝对的主导力量。
当前的A股构成慢牛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成熟。
而且从估值来看,A股的价格并不算高。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处于周期中段水平 。全球比较来看,中国股票在绝对和相对市盈率、股权风险溢价等方面,仍然比全球其他市场便宜。
当前唯一能够逆转牛市的因素,只有政策冲击一种可能。
不过从目前股市对经济的战略重要性来看,可能性非常低。
这样看来,回调只是为了更稳健的向前走,迈向4000点,这个第二目标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