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太妙的信号!
已经连跌两天了。接下来还会跌吗?
可以看一下换手率。
下图蓝线是过去20年A股的换手率。黄线是A股全指(全部公司股价集合)的走势。
过去20年,A股换手率波动范围在2%~18%。
其中,12%以上的换手率(上图红线),算是相对高位。
换手率达到相对高位,也就意味着市场交易非常活跃,通常出现于牛市,特别是在短期一波上涨后。
历史上,A股达到12%的换手率,总共有10次。
分别是2007年5月、2014年12月、2015年3月、2015年10月、2019年3月、2020年2月、2020年7月、2024年10月、2025年3月和2025年8月。
这10次全都是在牛市上涨后出现的。
区别只在于,有的是小涨,比如2025年2月,deepseek横空出世后刺激了一波市场。
有的是大涨,比如2024年10月,A股暴力反弹后。
不过,此时的高换手率是后验指标,是在牛市大涨后出现的。对市场没有任何预示性。
但如果反过来,在换手率达到相对高位后,会发生什么?有无规律?
是有的。
在换手率达到12%的高位后,A股往往会出现回调
过去10次,有8次都应验了。
以大家熟悉的过去10年为例。下图黄线是股市走势,蓝线是换手率。
换手率达到12%后的股市走势,我都用红圈圈出来了。
你会发现,每次换手率来到高位后,股市都会回调。
比如2015年11月,国家出手救市后A股大涨,换手率最高飙升到15%。但等到12月,第二次爆发,股市大跌了30%。
再比如2019年1月~3月,A股触底反弹暴涨30%,换手率上到12%。但等到4月份,A股大幅回撤了15%。
以及2020年7月,A股一波大涨后,换手率也达到了15%。随后有所回调,回调幅度在5%~10%。
包括最近的几次,2024年10月和2025年3月,A股大涨后换手率飙升,随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调。最大回调幅度也有5%~10%。
总之,此时的高换手率变成了一种先验指标,对未来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高换手率之后,通常会有一波回调;
回调出现时间在高换手率后的1~2个月内;
回调幅度不等,在5%~20%,个别情况下会大幅回调。
历史上唯一一次例外是2014年12月。在那次高换手率后,A股没有出现明显回调,继续暴力式上涨。
不过,这里我并不想预测市场。而是想说,所谓历史规律的背后,不是刻舟求剑,而是有深刻逻辑的。
高换手之后,股市的脆弱性会增强。
简单点说就是,牛市上涨后,吸引了很多新韭菜进来,导致了换手率飙升。但这些新韭菜并非坚定的看多资金,而是2700不买,3700狂梭的投机分子。本身就是抱着「赚一笔就跑」的心态,没做好扛过回调的准备。
结果就是,本来只是小幅度的调整,被他们的恐慌性抛售越砸越深,甚至引发踩踏,让盘面的脆弱性彻底暴露
回到当下。
8月中旬,A股的换手率已经飙升到了12%以上,达到了历史高位。
所以之前我在评论区说过,理论上A股应该有一波回调。
但直到今天,A股也没有大的回调。包括这两天的下跌,幅度很小。在我们这帮老韭菜看来,不过尔尔,啥也不是。
也许现在就是,也许就没有,一如2014年12月。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高换手率后的回调不代表牛市结束。
历史上,几次高换手率的回调后,牛市都继续了。
因此,回调更像是一种洗盘。把不坚定的资金洗了出去,牛市才得以进一步展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无论牛市是否继续,回调都是一种机会。
你一辈子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股市又是长期上涨的。与此同时,存款和债券的收益率低到惨不忍睹,房子还在下跌。
所以你更应该担心上涨后没有机会买入,而不是所谓的回调下跌。
就像巴菲特所言,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吃汉堡维生,自己又没有养牛,那么你是希望牛肉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呢?答案显然是降价。
所以,我还是以那句话结束本文:
与其担心回调,不如担心没有回调!
报下格指1.97,投资机会为B+。周三说距离B-只有一步之遥,果然还没到就下来了(投资机会从好到差为S、A、B、C、D)。
近期我们已大幅减少指数基组合的定投力度,提高了安如山的定投力度(6月,指数基组合每周定投1500,安如山500;9月指数基组合周定投300,安如山700)。如果后面持续回调,我们会重新提高指数基组合的定投力度。
原创不易、干货更难,还望大家多点赞、在看和分享支持。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