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早盘,AH创新药一度全线重挫,要原因在于有消息称美方或将把矛头对准中国创新药BD,市场担心中国创新药BD被打断。往后看,禁止中国创新药BD基本不可实现,短期的市场剧烈调整,或给真正质优的创新药品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买点。
大家好,我是华宝家的宝儿姐~
9月11日早盘,AH创新药一度全线重挫,主要原因在于有消息称美方或将把矛头对准中国创新药BD。据美国著名媒体《纽约时报》报导,特朗普政府可能法案,对中国药品实施严厉的限制和审查措施。市场担心中国创新药BD被打断,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往后看,创新药板块行情将如何演绎?小伙伴们又该如何布局创新药?
结合公开信息,法案当前尚在起草阶段,白宫明确表示“不在优先事项”。事件本质是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早期研发和效率上开始落后中国,美国生物医药指数今年以来大幅跑输中国生物医药指数,带来以美国早期投资人的不满和保守派人士的担忧。
不过禁止中国创新药BD基本不可实现。首先这直接挑战川普阵营的基本盘和支持者,美国大药企MNC的根本利。美国制药业龙头辉瑞就明确表示,限制中国创新药将使得MNC错失获得最好的研发分子并进一步落后研发进度。
其次如果失去中国的快速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提高美国药价,川普政府控制药价的政治目的更加难以实现。
最后如果对中国BD直接干预,属于直接干预正常商业行为的IP问题,直接动摇美国尊重世界科学研究专利的立国之本。
参考去年的《生物安全法案》立法风波,从美国政府角度,这个是形成更高共识的涉及供应链安全的中国生物医药监管问题。然而至今都没有形成可行一致的立法建议,因此暴跌的行业龙头甚至完全收复前期跌幅(不作为个股推荐依据)。
本次仅仅是权威媒体的“拟定草案”,实际影响效果更加大打折扣。且今年1-8月跨国药企MNC采购中国创新药专利金额已经超过900亿美元,产业趋势明确势不可挡,不以小部分美国保守派人士的意见为转移。
所以,该事件短期带来创新药行情的重大分歧,需要市场充分换手后达成新的一致预期。多个中国龙头创新药品种已经在临床会议上充分证明了潜在最优药物BIC,也表示和MNC的商业谈判进入中后期。
所以短期的市场剧烈调整,反而有望给真正质优的创新药品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买点,对于港股创新药龙头集中的$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5220)$$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5221)$,小伙伴们可以考虑回调逢低布局。同时在内部子板块上,更加注重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再平衡。
除此之外,小伙伴们也可以关注一下宝儿姐家的$华宝医药生物混合C(OTCFUND|019029)$这只产品,把握创新药的兑现机遇;还有$华宝大健康混合C(OTCFUND|018529)$这只产品,把握A股+H股创新药价值重估行情。从操作方式上来说,可以采用逢低上车或者定投的方式分批布局,以收获长期满意的回报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投资可能产生亏损。请小伙伴们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哦~
相关产品:
【弹性更强的创新药指数】$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5220)$$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5221)$
【把握创新药兑现机遇】$华宝医药生物混合C(OTCFUND|019029)$
【聚焦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生物科技公司】$华宝大健康混合C(OTCFUND|018529)$
注: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评级为R4-中高风险,适合适当性评级C4及以上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基金管理人判定的华宝医药生物、华宝大健康混合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基金经理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
投资人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投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摊投资成本的投资方式,但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一定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数据来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日为2020.12.31,发布日期为2023.7.17,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个完整年度涨跌幅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数成分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和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销售机构采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不同,其风险等级评价与基金法律文件中风险收益特征可能存在不同,投资者在购买本基金时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