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9月11日,指数全天持续走强,创业板指站上3000点,科创50涨5.30%。盘面上,算力硬件股持续爆发,半导体板块持续强势,猪肉板块走高,贵金属板块持续调整,油气板块调整。总体来看,个股呈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超42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4377亿,较昨日大幅放量4596亿。
截止收盘,沪指涨1.65%,报3875.31点;深成指涨3.36%,报12979.89点;创指涨5.15%,报3053.75点。
板块上,通信设备、电子、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餐饮旅游、医药、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A股市场呈现强劲反攻态势,科技板块成为绝对主线,推动创业板以及深成指创下阶段新高。隔夜海外科技巨头股价大涨带动下,国内CPO、算力等AI产业链再迎催化,题材板块今日强势上行。沪深两市成交额重回2万亿,资金做多情绪有所回暖。短期来看,科技成长风格凭借明确的产业趋势与增长前景,以及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以科技结构为主的行情或逐步扩散。
A股近期估值重估背后的核心驱动要素主要包括,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长期竞争力与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提高、地产等系统性风险的缓和。同时,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包括社保、保险资金等,主流资金也起到了托底作用。近期市场呈现增量流动性驱动的行情,存款搬家最初流向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保险产品等稳定型资产,后续有直接或间接逐步流入权益类资产的趋势。板块方向上,部分新兴的科技产业正凭借技术进步的手段,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正在经历从零到一的技术商业化的窗口期。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9月11日,港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盘面上,医药股疲软,芯片、有色板块表现活跃。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盘跌0.43%报26086.32点,结束四日连涨,恒生科技指数跌0.2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73%。全日市场成交额3252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189.89亿港元。
板块上,半导体、有色金属、建材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国防军工、汽车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均止步4连涨行情,恒生指数险守26000点大关,市场做多情绪趋于谨慎。消息面上,美国总统称拟限制中国药品,生物医药股集体重挫。南向资金延续大幅净流入的态势,叠加美联储宽松预期升温,港股市场仍有望迎来修复行情。
近期AH溢价较低,港股流动性收紧,导致港股近期表现弱于A股,但在HIBOR企稳之后,在弱美元的大趋势下,港股市场有望迎来反弹行情。后续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较大的向上弹性。随着南下资金持续净流入,主力布局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AI浪潮的产业趋势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向上空间或较大。展望未来,后续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C(OTCFUND|022694)$
— 债市 —
9月11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1%报114.74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7%报107.580元,5年期主力合约涨0.14%报105.590元,2年期主力合约涨0.06%报102.410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9月11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9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2920亿元,中标量2920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2126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794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下行5.6BP报1.369%;7天期上行1.7BP报1.466%;14天期上行0.9BP报1.51%;1个月期上行0.2BP报1.53%。
今日债市早盘在A股拉升的影响下纷纷走弱,午后大幅反弹,尾盘稍有回落。央行连续净投放助力之下,流动性从近日的略显收敛状态回归偏宽状态。随着税期渐近,资金仍面临一定扰动,但月内第二次买断逆回购操作概率升温,资金面亦向暖改善,叠加央行重启买债传闻使得中短券修复明显,但股市走势仍偏强,压制长债震荡偏弱。
$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C(OTCFUND|01984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1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