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固态电池行情备受市场关注,似有接棒AI算力硬件的态势。今天先来跟大家聊聊固态电池的三个关键问题,一起来梳理一下其行情背后的驱动因素。
1. 什么是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指的是电池内部的电解质物理状态为固态,与传统的液态电池相对应。电池中的电解质主要负责在正负极之间传导锂离子,是电池充放电工作的基础。
可以把电池想象成一个“三明治”:
最上层和最下层是两片“面包”(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负责把电引出来;
中间是“馅料”:正极好比“肉饼”,负极好比“蔬菜”。其中,液态电池内的液体电解质就像“汤汁”,而锂离子就像小盐粒,需要在这个“汤汁”里游来游去。
为了防止肉饼(正极)和蔬菜(负极)直接接触(否则会导致短路),液态电池配置了一个隔膜,起到隔离“肉饼”和“蔬菜”、同时允许“小盐粒”(离子)通过的作用。
但液态电池中的“汤汁”若泄露会有易燃的风险,因此,固态电池把 “汤汁”与“过渡膜”换成了固体的“干酪”——它自己既是让锂离子(小盐粒)移动的“通道”,本身又是一堵坚固的“墙”,直接把正负极隔开,从而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大的潜力。
由此可见,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更安全(不易燃、不易爆)、能量密度更高(在相同重量或体积下,可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和循环寿命更长(即在保持性能的前提下的可充放电次数更多)。
技术上看,全固态电池将是电池技术的终极发展方向,但目前它还面临一些材料、工艺和成本(目前是液态电池的3-5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因此,目前国内行业普遍采取的技术迭代路径是先从液态到半固态或准固态,最后再到全固态的渐进式的技术路线。
液态(液体含量25%)→半固态/准固态(液体含量5%~10%)→全固态(液体含量0%)
2.固态电池行情走强,核心推动逻辑是什么?
事实上,本轮固态电池行情背后,是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下游需求的三重共振。
(1)政策端
2025年9月4日,工信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同时,此前亦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显示了国家层面对于推进发展固态电池领域相关技术的信心和决心。
(2)技术端
根据行业龙头的电池量产时间表,预计2026-2027年有望看到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或“示范应用”,而真正的“规模化量产”预计会在2028年或之后。当前已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前的最后攻关阶段。
注:基于各大厂商的技术路线、量产时间表和性能目标整理。不代表投资建议。
(3)需求端
从产业终局视角看,固态电池将实现在高端领域对于传统液态锂电池的完全替代,并解锁新的能源应用可能性。例如,高端电动车(追求极致安全和续航)、消费电子(追求轻薄与安全)、航空航天(如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医疗设备、高端储能等价值导向、性能优先的领域。
根据EMR测算数据,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约为7.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2亿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14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2.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30%。
3.当下固态电池的投资性价比如何?
从市场表现看,固态电池板块近期表现强劲。年初以来截至2025年9月9日,万得固态电池指数累计涨幅52.55%,其中,9月4日以来累计涨超11%。(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9。)
估值方面,固态电池板块市盈率TTM为33.4倍,处于上市以来75%分位点(指数基日为2022-02-08);同时,也低于锂电池指数的37.83倍。中长期行业向好趋势下,固态电池指数上涨空间或较为充足。(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9。)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仅为帮助大家了解行业,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顾交流会##资配新发现##操作笔记##选基攻略##A股缩量调整!沪指考验3800点关口#$富国七星高照多资产配置$$富国多元低波目标盈$$带你投全球债$$富国带你投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