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10/市场走势观点】
大家好,今天上午有个会,咱们的复盘就稍微简短一点。昨天市场震荡下跌,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整体量能有明显萎缩,缩量了将近 3000 亿,目前量能回落到 2.1~2.2 万亿左右的水平。指数方面,现在基本上可以判断处于震荡区间。
从短线角度看,今天还蛮关键的。因为昨天短线一些比较重要的技术位并未破位,若今天能有明显修复,短期整体往上走的趋势就还没有被破坏。中线既然看是震荡,比较好的操作方法就是在震荡区间下沿,比如 20 日均线位置,仍可考虑加仓;当指数到前期高点3888 点附近位置,也可考虑减仓。
量能出现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市场现在缺乏新主线,原先高位主线板块熄火时,市场情绪有明显降温,此时若要继续向上进攻,需要打出新的赚钱效应来凝聚人气。不过,大家刚经历过一波由海外算力、创新药等带动的较强赚钱效应,对现在市场选择的方向,可能一时之间很难提起大的兴趣,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当然,看好的一面是缩量也代表抛售并未加速,当前位置没有出现对行情破坏力更大的加速抛售现象,所以基本还是可以维持偏震荡的判断。
昨天相对受伤较严重的是整个科技板块,这也与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复牌带来的影响有关。能看到昨天这家公司 A 股和港股表现有明显分化,港股走得还不错,说明大家对其并购这件事并非完全持负面态度。
而 A 股这边的下跌,我觉得更多是补跌,因为前几天 A 股高位科技股已跌了较多,这家公司正好停牌躲过,现在复牌后可能需要补跌,这也对昨天科技板块的整体情绪产生了一定压制。目前的状态是,最能打的主力部队需要休整,因为前一段时间进攻确实过于猛烈,主力部队休整时,其他后备部队可能就没那么能打,继续强攻就会比较困难。
当前位置,像海外算力这些方向,在20日线能否初步企稳挺重要。若它们能企稳,且整体波动率收敛,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说不定新主线还是它们;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更大级别的风格切换,比如往成长方向、偏内需和偏价值的方向切换,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但我们觉得,这种切换的先决条件可能还是要看到经济基本面有变化,若完全基于预期,切换力度可能不会那么大。
【港股观点】
不过现在大家对短期 A 股的判断可能有些一致,都觉得会进入震荡,所以有一些资金又去了港股,昨天港股表现确实比 A 股强,因其本身位置较低,具备一定防守性。而且若资金(无论是国内资金,还是未来降息后海外的资金)去配置,港股也能表现出一定进攻性,所以当前位置选择港股的逻辑并不复杂。
但港股始终有一个隐忧,就是其中一些权重非常大的公司,比如部分互联网龙头,目前外卖战的事情还未完全解决,昨天也有传闻说阿里可能会发布重磅业务,甚至可能直接对标另一家外卖龙头的业务,所以这一方向始终存在隐忧。
若要在港股中选择配置方向,或大家自己选择配置方向,我觉得值得关注的是港股的创新药龙头,以及一些硬科技公司;当然,未涉及太多外卖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也可以配置,但想通过一个指数实现这样的配置可能比较困难,还需要大家动一些脑筋。
【机器人观点】
板块方面,昨天表现较好的都是偏防御的板块,地产、银行、有色(主要是黄金带动),所以对活跃资金来说,这些板块其实提不起太大兴趣。题材方面,机器人板块昨天又出了些“幺蛾子”,某家 TON 供应商的老板出来把同行基本都diss了一遍,所以机器人板块昨天有一些调整,但我们还是比较看好整个机器人板块在今年四季度的表现,像出现这类调整的时候,都是低吸加仓的机会。
【新质驱动组合操作建议、发车计划】
总体来说,从我们新质驱动组合来看,还是以科技配置为主,下一个阶段有可能会出现科技板块比较逆风的阶段。当然,若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反而可能是我们组合布局的良机。从操作上来说,只要我们没有提示大家止盈,其实都是可以布局的机会;若我们真的看到科技板块有非常大的风险,我们一定会提示大家做相关操作,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
若我们没有提示这类操作,就代表我们觉得至少从中期角度看,科技这个方向肯定没有走完,其短期若有调整,大家可根据自己前期操作情况做选择:
比如前期盈利较多、利润垫较厚,且不太愿意承受短期回撤的,当前位置部分止盈也可以。
若前期仓位没拿够,希望以更低成本增加仓位的,在科技回调时,反而可以考虑多加一些仓位、做补仓,让下一波上涨前自己的仓位能达到比较充分的水平。
整体而言,我们对科技整个方向未来还是看好的,只是中间可能会有阶段性的休整时间。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可能也会通过发车或其他形式,提示大家珍惜回调机会,在当前位置可以增加这一方向的布局。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