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热。

大盘今天(周二)略作调整,成交量2.12万亿比周一缩量,不过上证还是站稳3800点,目前在这个位置可能要再磨一段时间。明师今天(周二)发文表示,还不能确认是三浪四,但是我们的观点是三浪四已经开始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后续要关注的是三浪四是走下跌还是像三浪二那样走横盘:如果是后者,思路应该切换到网格交易,每次碰到箱体下沿都是收集筹码的机会;如果是前者,那么就不必急于加仓,可以等一个更充分的回调。
周二的行业上,前三房地产+1.64%、综合+0.94%、银行+0.83%,后三电子-2.70%、计算机-2.07%、通信-1.91%。通信又上榜了,正好再重复一遍,我们对这个方向后续反弹不乐观,要抄底至少不必急于下手。
……
上周末有两件大事,一是非农数据,二是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的征求意见稿。
非农数据昨天已经解读过了,非农走弱 -> 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但是目前联储降息 -> 我国降息这个路径不太顺畅,所以这个信息对债市利好不明显。后者是我们今天要详聊的。
简单来说,征求意见稿对债市不大友好。今天盛传有大资金砸盘也是这个原因。
一是申购费。

说是利好,不过实际情况是各个代销渠道打折比比皆是。而且机构申购费率通常1000元封顶,申购费率上限对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债基来说意义不大。这样看,费率下调带来的实质性利好也不算多。
第二,赎回费来看,新规首次将债基和权益基金等同。

对于债基而言,从以往持有7天或1个月以上就免除赎回费的局面,转变成持有期限不足半年至少缴纳50bp赎回费用,差距还是有点大的。尤其对于理财或者将基金作为流动性和交易盘管理的机构而言,动辄0.5%-1%的单次赎回费用有点过于昂贵了。
而且债基赎回费用上去了,债基分红效应的特点(基金分红收入可免除25%所得税)也被大幅摊薄,基金对机构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强了,债基规模也就下来了。
因此短期对债市算是较大的利空了。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基金性价比降低后,机构更可能会转为自营建仓,也会从频繁交易转向长期持有,中长期能降低市场波动,但短期内债市还是会经历阵痛期。并且机构的基金投资一般相对激进,喜欢买长期、高收益的债券,比如政金债;自己直接买卖债券则比较偏保守型,偏爱短久期、安全的债券,这个角度来说,可能会造成收益率曲线变陡和“国开-国债”利差的走阔。
分产品来看,短债产品因为部分机构和个人是用来做流动性管理的(至少收益率是比宝宝类产品高),本来这类产品收益率就不高,有了赎回费的新规后,就更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中信的解读也提到“短债为机构提供的流动性管理和交易功能预计将大幅弱化,散户配置需求或逐步向银行理财迁移,后续市场规模或逐步收缩”。
中长债产品的负债相对稳定,主要因为其投资者多为银行、保险,本身投资期限较长,对债基的配置更多出于税收豁免考量,也就是说会更重视长期配置的性价比,对于短期高频申赎的需求并不高,所以新规影响相对有限。
总而言之,征求意见稿这类消息对债市的利空比较偏一次性,时间拉远看长期的话影响还是会逐步消散;而且这事儿还没完全敲定;另外还有半年实施缓冲期,所以目前主要是预期上的悲观情绪影响较大。
后续来看,周三有通胀数据,从PMI来看可能会偏好,周三还会续发5/30年国债。
之前悲观的预期是10Y可能会回调到1.9,但是也就三月中旬勉强碰了一下,后续再也没接近过。另外从3月以来,国开和国债的利差整体是在走阔的,也就是说,如果持有7-10国开这种基金,实际上跌幅比同期限国债跌得更多。后续如果10Y国债能到1.85,对应10Y国开能到2.0的话,我们觉得是很好的买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A股缩量调整!沪指考验3800点关口##黄金突破3600美元!空间还有多大?##宁德时代钠新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万亿美元级“深空经济”概念来了#
$易方达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A(OTCFUND|003358)$$南方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A(OTCFUND|006961)$$博时中债7-10政金债指数A(OTCFUND|017837)$$易方达中债新综指发起式(LOF)A(OTCFUND|161119)$
$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A(OTCFUND|018128)$$易方达北证50成份指数A(OTCFUND|017515)$$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OTCFUND|022364)$$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A(OTCFUND|018956)$$信澳业绩驱动混合A(OTCFUND|016370)$$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OTCFUND|0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