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创新药板块再度受到了市场关注。据wind数据,截至9月2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1万亿港元,推动了港股创新药的继续表现。那么在热度升温之后,如何看待创新药的后续投资价值?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8月20日,总理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要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这再度表明“创新”这一产业趋势的确定性。
8月2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通过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名单。两份目录均以新药为主,“百万抗癌药”CAR-T产品、多个“全球首个且唯一”的产品出现在目录当中。
政策方面还有更多利好因素,比如医保局明确提出“反内卷”,集采规则不再“唯最低价”中标,强调报价合理性。医保政策倾斜有望助力创新药快速放量,商保也为创新药支付带来的新增量未来可期。
中报业绩改善
近期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据华福证券统计,医药细分板块中,二季度有基本面强支撑的板块包括以BioPharma 和Biotech 为代表的创新药,以及CXO等创新药产业链。
银河证券指出,上半年多家创新药企业核心产品持续商业化放量,驱动创新药龙头上半年率先盈利。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创新药产业链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支付端和进院环节持续优化,创新药产业发展瓶颈有望解决,利于长期估值提升。
总的来看,在集采规则优化和创新驱动下,创新药迎来了新增长点,是医药中产业趋势明确且具备未来成长空间的子行业。
海外BD进入旺季
中国创新药经过近十年积累,管线数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有大量的新药供给。另一方面,当前海外医药巨头面临“专利悬崖”,迫切希望布局重磅药物,推动下一轮的业绩增长。
内外需求共振之下,中国创新药出海的趋势日益明朗。四季度是传统BD旺季,预期能有更多重要的交易达成。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的元年,大量峰值预期过30-50亿美金的品种浮出水面,对外授权交易不断刷新纪录。该行预计今年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大于2020-2021年。
另值得注意的是,华创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处于低位,对2025医药行业的增长保持乐观。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国内的政策支持与海外价值认可的两大逻辑,强化了创新药的产业趋势,有望支撑起创新药行情的持续。
创新药投资的专业性较强,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密切跟踪创新药赛道,囊括了多家龙头创新药企,深度受益于产业的重估,投资者借此“一键布局”或是较为稳妥的做法。作为紧密跟踪该指数的产品,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值得投资者关注。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3481)$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482)$
